李長英愈發膽寒,喃喃開口。
“此人莫非欲效仿邊軍,趁當今流民四起,韃子肆虐,自成一方勢力?”
樂安知縣潘啟微亦神色惶恐。
割據之勢一旦成型,此人未來,恐怕難以想象!
諸知縣散去,如今魏昶君面前,站立著十二道身影,赫然是周愈才先前培養民部官吏。
“即日起,爾等各率紅袍軍五十人衛抵十二縣,明面輔助政事,暗中調查官吏縉紳,地方世家,扶持底層商人,百姓,若遇欺壓百姓,貪贓枉法者,就地處斬!”
“諾!”
這一刻,十二支隊伍攜紅袍恢弘,踏出城門,奔赴縣城!
隊伍散去,身邊再無其他身影,寒風中,魏昶君目光落在那本大明事感錄。
無論發展到怎樣境地,他從未自滿。
無后世四百年大國舉國之力支撐,他無法避開一次次死局。
如今,魏昶君緩緩翻開大明事感錄,提筆,書寫。
「今已入主青州,手握蒙陰,沂縣,來縣,石山,泰新五縣并莒州之地,然下轄其余十二縣軍政一應事務皆未在手中,含益都、臨淄、博興、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日照、高苑、樂安等城」
「崇禎三年十二月中旬,已派遣十二民部官吏前往各縣城布局」
「軍事政務力量充足,然經濟體系為重中之重,尚未構建完成......」
書信跨過四百年滄海桑田,一個個文字開始浮現于現代。
歷史研究所內,穿越者后盾組織組長雷請議也帶人看著回信,開始討論。
“這段時間,我們也開始著手研究明朝末年經濟體系打造。”
“十二座縣城,需按照各地地理條件,水文氣候,交通狀態,特產資源各自擬定發展方向。”
穿越者后盾組織開始聯系大國,通知各縣城管理者匯聚討論。
以古代條件與發展狀態,如何完成各地經濟開發。
網絡會議在短短一天內迅速展開,從規劃到設計,再到實施方案細節模擬,集大國速度,飛速完整。
下午,資料開始出現在西安歷史研究所。
“第一,壽光縣位于中部沿海,光照氣候條件導致農作物生長迅速,且其中土質肥沃,中南部地下水源十分豐富,可作為蔬菜肉類供應基地,另當地北部鹵水儲量豐富,適合鹽業開發,沿海灘涂眾多,魚類資源豐富,可作支柱產業發展。”
“第二,臨淄縣位于青州府中部,其中主要資源為煤鐵礦脈,煤礦開發條件成熟,適宜作為主要產業。”
“第三,博興縣位于青州府東南部,磚瓦用粘土、建筑用沙資源豐富,可著力開發建筑產業,供應并售賣相關資源。”
“第四,諸城縣土地肥沃,多分布于平原地帶,適宜小麥等糧食作物生長,可建立糧倉,作為糧食基地。”
“第五,臨朐縣盛產金銀,可調配兵力保護,鑄造相關設施,完成經濟體系建立初步基礎,貨幣流通......”
隨著現代大國各縣城數據資料傳輸,模擬古代生產力經濟開發發展,越來越多資料方案開始出現詳細雛形。
而如今,西安歷史研究所內,穿越者后盾組織也開始一一整理,將之抄錄在大明事感錄中,傳遞到四百余年之前。
與各地詳細資源特產相配合的,還有詳細開發模式與發展道路。
諸如壽光縣臨海,可以海運方式運輸鹽類產品抵達江南售賣。
此刻,隨后世大國傾力支撐,海量規劃開始逐漸構架出框架脈絡。
這一刻,大明,魏昶君看著現代回信,神采奕奕,目光璀璨。
這方亂世中,他將會協同大國,親自搭建起一個嶄新世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