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令,正月二十一,紅袍六軍,啟蒙部,民部,洛石村聯合舉辦年會。”
莒州城外,巡山鐵騎校場,夜不收縱馬飛馳,傳令而來。
校場上,戰馬列陣,沖鋒,軍卒散發悍勇氣息,交替沖鋒,演練陣型。
總長陳鐵唳聞言,咧嘴笑著拱手。
“諾!”
他看著如今眼前校場一道道昔日流民,農戶身影。
數十年愈發艱難,尋常百姓哪里能過的好年。
如今跟隨里長,大家日子總算有了盼頭。
另一邊,火繩槍兵也在列陣,交替射擊,退后裝彈。
更有隆隆炮響,震耳欲聾。
如今他們所訓練者,不僅有單獨作戰,還增加了多兵種協同,故而操練愈發艱難。
總長岳豹目光振奮,拱手欣喜。
“諾!”
青州府,不同于各軍時刻操練,夜不收陰隊主要負責情報搜集。
總長洛水在接到消息時,與陳鐵唳,岳豹等人不同。
洛石村過年。
嘴里呢喃著,看到傳令夜不收離去,老道士神情凝重,似乎察覺到什么。
畢竟該地乃是里長發家之地,而昔日在此地跟隨里長者,無不是從這個腐朽時代最底層泥潭中掙扎而出的身影。
抬頭看著陰暗天色,道袍拂動。
“要變天了......”
崇禎三年十二月,月初,戶部奏請增派遼餉,內閣應允,呈崇禎帝,旨意派發,各地藩王響應,傳遞至各布政司,層層下派,一路增至六百八十萬兩,民怨沸騰。
如今已至崇禎四年一月,濟南府亦遭此影響,流民遍地。
彼時北地朔風刮的人面皮生疼。
總兵蘇元吉坐在校場最前端,下方濟南府兵卒身著鴛鴦襖,手持刀牌,長矛,呼喝操練,眼底流露出滿意神色。
這些都是他手中最強兵卒,縱與大明邊軍仍有差距,然相較周邊各府,著實算得上精銳。
“公之以為,此軍如何?”
公之赫然為濟南府守備王宣字,作為心腹,王宣剛剛聯系莫柱竣歸來,如今亦跟隨蘇元吉身后,凝視校場軍威。
“此軍陣型凝實,多歷廝殺,先后剿滅濟南府周邊十六支流賊,戰力可見一斑。”
“如此鐵軍,對上那青州府軍卒,大人無憂矣。”
蘇元吉聞言傲然,志得意滿,眼底亦閃過幾分陰冷。
“眼下濟南府無戰事,大肆調兵切記掩人耳目,不可透露。”
連他自身在布政司與指揮使司,都只說之后或將有大戰,故而操練。
站起身,蘇元吉身軀魁梧,遙遙東望。
青州府,魏昶君。
他等這一天,許久了!
蘇元吉大肆練兵,調動兵馬甲胄一事早已傳入濟南府。
如今濟南府同知官邸,知府,同知等幾人匯聚,神情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