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一月二十日。
王朝末路,腐朽氣息彌漫山河。
按照歷史記載,這一年初,崇禎照例坐在皇極殿,鐘聲遍傳城內,等待朝臣恭賀。
然京師晦暗,沙霾陰郁,無人前來。
年初,朝堂君臣奏對,議定對陜西流寇施以安撫為主之策,然崇禎三年末的遼餉增派,再度對百姓造成壓迫,導致各地百姓民怨沸騰。
旱災,蝗災,寒災隨小冰河時期愈發加劇。
然與各地截然相反的,是青州府。
青州府城,街頭巷尾似乎并未受到一年前韃子肆虐,流賊劫掠的影響。
穿著棉甲的紅袍軍肅立城門,恢弘莊嚴,氣勢巍峨。
自北地一路南下而來不少流民亦在此地民部官吏帶領下,安家落戶,登名造冊。
青州府城內外人口增多,帶來的是百姓之間繁華交易與愈多招工之所。
即便是如今最清苦的南巷,亦有不少定居流民裁剪了紅紙,幾文錢請識字的秀才代筆寫了對聯,喜氣洋洋粘貼上。
門口少年蹲在門檻上,多裹了幾層粗布衣服,雖仍感覺寒冷,卻沒了先前那般朝不保夕之感。
房間內母親用豬油渣炒了青菜,鋪在米飯上,油香四逸。
青州府最繁華的東市,如今已有數百家店鋪。
房檐上堆積雪花,街道店面卻處處裹上紅布,張羅吆喝,對街上穿著厚棉衣的百姓招呼生意。
直至深夜,依舊花燈遍地,燈火輝煌,人頭攢動,熱鬧至極。
莒州城。
兩名下職的紅袍軍也在看著前方,喜氣洋洋。
兩人都是自莒州城內選拔參與紅袍軍,如今也剛剛到家。
去年過年之時,兩人家中窗戶破爛漏風,僅有干草堆積,喝著省下的雜糧粥,混著野菜。
然如今飯桌上已有土豆燉雞肉和白饅頭,家人也坐在一處等著他們回來。
兩人對母親揚起手中兩斤干土豆粉和五斤白面,一兩銀子,笑著。
這些都是紅袍軍過年發放。
蒙陰縣城,昔日妖人匯聚,蠱惑民心的玉皇廟鎮,如今甚至比不少縣城還要熱鬧。
自養殖總長曲肖恩在此開辟養殖之地,如今不少百姓也學會了相關養殖技巧,導致此地成為周邊各縣過年售賣肉類最多之地。
老漢笑吟吟端著碗,一邊吃土豆燉肉,一邊神情唏噓。
去年鄉親們能吃上白饅頭就算是過了好年,今年,他們也能吃上肉了。
若是前些年的鄉親們還活著該多好。
這一刻,落石村,平整筆直的村道干凈整潔。
沿著村道,不少身影或策馬,或步行,或乘車,自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因為這一日,是里魏昶君親自定下,紅袍軍年會。
高丈余的村堡仍是昔日魏昶君為抵擋流賊漫天火而建,雖無莒州,青州府城巍峨厚重,卻帶著幾分安心之感。
民部副總長周愈才著一身干凈書生服,外面籠罩一層棉袍,格外樸素。
遠遠看見啟蒙部總長之一的保庵錄,笑吟吟拱手,宛若和氣老書生,互道恭喜。
楚意,南道贏,夏允彝等人或乘驢馬,或步行,至村寨門口下馬下車,紛紛道賀。
岳豹喜氣洋洋的摟著陳鐵唳,嚷嚷著要給他瞧瞧火繩槍兵的新式火器。
陳鐵唳穿著嶄新細布衣裳,無奈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