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陰縣,落石村。
年味正濃,即便剛剛發生莫柱竣之事,依舊未能影響百姓家家戶戶團圓飲宴。
能吃飽,還能吃肉,門口有對聯燈籠,孩子有棉衣穿,便是百年難遇的好日子。
喜氣洋洋的氛圍,自村堡沿著村道一路彌散,直到魏家老宅,戛然而止。
老舊寒酸的茅屋中,炭火盆灰蒙蒙,散著微弱熱氣。
魏昶君端起茶杯,桌面上擺放著輿圖。
青石子,陳鐵唳,岳豹三人留下,周愈才,保庵錄,閻應元等人均已散去,開始新一年經濟生產與軍中操練換防布置。
眼下三人目光均匯聚輿圖,其中一地墨痕點點,尚未風干。
“此地名為鴿子嶺,乃是一處荒山,自濟南府向東行三百九十里,間隔于濟南府與青州府之間。”
“不少自陜,山兩地,及京師一帶,遭韃子,流賊,天災逼迫流民,南下會經過此地,故而此地當真匯聚了不少流民。”
“莫柱竣與濟南府總兵蘇元吉所商談,由莫柱竣引吾前往,安撫流民之地,便是此處。”
“按夜不收察得消息,蘇元吉早已暗中調兵囤積,只等吾入彀中,便率軍掩殺吾等。”
說到此處,魏昶君聲音極為淡然,似乎談論并非涉及自身生死。
青石子,陳鐵唳等人對視一眼,皆神情凝重。
都知曉里長此人對百姓性命看的極重,加之對莫柱竣信任,若無消息,帶著數十人前往安撫流民,只怕當真會被蘇元吉圍殺。
尤其此地地形相對平整,更無轉圜周折,無處可藏,亦無處可逃,足見險惡。
“里長,依吾所見,與其正面拼殺,不若將計就計。”
青石子昔日曾率人假扮南洛山匪,對此并不陌生。
而魏昶君聞言,贊許點頭,青石子所想,恰好正是他所思慮。
正面搏殺,蘇元吉未必會上此當,反而撕破臉皮后,隱藏在暗中,更難防備。
“吾欲親自前往,成為誘餌,令蘇元吉率兵現身。”
“青石子,領沂山鐵騎兩百,隱于鴿子嶺南側淵下待命。”
“岳豹,領火繩槍兵兩百,隱于鴿子嶺北側林中待命!”
“此戰,濟南府蘇元吉,當死!”
這一刻,魏昶君魄力極大。
從鴿子嶺南北兩側馳援,縱俱為騎兵,亦需要時間,這段時間,他將會率數十人直面濟南府總兵蘇元吉重兵圍殺,隨時可能身死!
但若計成,濟南府官吏手中精銳之力,縉紳地主手中之刀,反而將會徹底被消耗!
青石子,陳鐵唳兩人自然看出其中危機,愈發激動振奮,拱手行禮。
“諾!”
崇禎四年一月二十三日,朔風,日光晦暗。
這一日清晨,一支隊伍自蒙陰出發,遠遠看去,為首者赫然是穿著面棉甲,腰懸佩刀的魏昶君。
四十余人騎著高頭大馬,出了城,向鴿子嶺而去。
人群中,有人看著這一幕,眼眸冰冷,退至角落,直到察覺無人注意,才匆匆奔赴濟南府方向,開始向蘇元吉傳訊。
濟南府。
“大人,那魏昶君果然中計,如今已從蒙陰出發,不日即將抵達鴿子嶺。”
守備王宣面露不屑,低聲匯報。
蘇元吉手中茶杯落下,笑吟吟遙望青州所在,眼底亦閃過一絲得意。
先前這魏昶君何等威風。
平韃子,定流賊,一路從蒙陰殺至莒州,青州府,殺的縉紳地主潰散,大小官吏無不遭其毒手。
事后更是膽大包天,數次得罪東林黨,宦官等派系。
只是眾人都無法懲處,讓此人名聲愈發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