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正月。
青州府難得過了個好年,歡慶氣氛自經年累月未見之花燈彌散,鞭炮聲自初一響至月末,仍有零星。
魏昶君望著窗外,天色微暗,手中茶杯放下。
按照歷史進程記載,這一年正月二十三,延綏一帶已災荒數年,十室九空,流民義軍遍地。
職方郎中李繼貞上疏,請求朝廷撥款,賑濟饑民。
崇禎將派遣御史吳甡帶十萬金前往延綏,而此次主持賑災者,正是西安推官,亦是明朝末年死戰韃子之一的史可法。
王朝腐朽氣息愈發濃郁。
房間內,除魏昶君外,還有王旗,洛水老道。
老道士背負荊棘不久,冬日干燥,傷口仍未完全愈合,面色蒼白。
但如今卻愈發肅然,端坐魏昶君身側。
墻面上輿圖已換過,不是昔日青州一府之地,而是整個山東。
魏昶君起身,指著輿圖西側。
“青州府如今已在吾等手中,沿淄川,章丘,一路向西,臨濟南府。”
“眼下紅袍商鋪看似遍布濟南府,但兵權不在吾等手中,若稍有不慎,則盡數為人所制。”
“故而如今吾等第一要務,是真正于濟南府扎根。”
言及此處,魏昶君轉頭,目光落在洛水身上。
洛水剛于莫柱竣一事上受挫,的確也急需機會,聞言立刻拱手。
“任憑里長差遣!”
“好,即日起,洛水攜三十名夜不收陰隊成員,隨商隊抵濟南府,安插人手,組建情報據點,打探當地官吏消息,等待時機,把控濟南府!”
“諾!”
洛水毫不猶豫,肅然起身行禮,鄭重應聲。
旋即魏昶君亦看著另一側王旗,再度開口。
“濟南府以西,沿長清官道向西南方向,便是東昌府治所所在,此地不僅有東昌府治所,更有平山衛所囤積重兵。”
“若想拿下此地,也可開始布局。”
“王旗,命爾即日派夜不收陽隊百人衛,隱藏身份,抵達東昌府,開設鏢局。”
“夜不收陰陽兩隊成員借此藏匿身形,將鏢局安插于東昌府城各官吏府邸,官道要沖,平山衛所周邊,時刻記錄,把控各要道。”
彼時王旗神色激動亢奮,愈發神情驚嘆。
里長終于要動手了!
魏昶君看著兩人離去背影,亦平靜翻開手中大明事感錄。
按照歷史進程,如今距離韃子第二次入關,還有十三年。
十三年間,大明徹底被天災和十三家流民義軍拖入泥潭,消耗殆盡。
以致韃子入關,民生凋敝,偌大中原,無力抵擋。
但如今,拿下青州府,北望京師,一旦穩固濟南府與東昌府,便可將遼東都司除外的山東區域,徹底掌控!
“改寫歷史嗎?”
目光最終落在大明事感錄上,后世大國沉重期待,伴隨魏昶君目光,愈發深沉。
自紅袍軍肅正青州府后,從青州府城出發,沿堯山,淄川一帶前行,如今商隊愈多,不似先前韃子南下之時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