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
“大人,今日又有三十余大小商隊抵達濟南府城。”
聽著差役稟告,同知張宏鄉面色鐵青,冷哼一聲。
知府王玉明亦是冷著臉,不悅拂袖。
差役退下,同知張宏鄉瞇起眼睛,咬牙開口。
“紅袍商鋪,太過放肆!”
坐在一旁的知府并未說話,只是不甘的看著這段時日搜集消息。
算上今日,已有近百商隊陸續自濟南府穿行。
若是放到往日,這些商隊有一個算一個,只需在文書上卡一卡,早就巴巴提著銀子上來打點了。
屆時見與不見,還要看他們心情。
甚至這些肥的流油的商戶不識時務,他們也未必不能讓這些商隊覆沒在‘流賊’手中。
自韃子南下,山西,陜西二地流賊四起,他們可是許久不曾有這般機會盤剝。
只是如今眼看著這些商隊陸續穿行,如今他們卻偏偏不敢動手。
只得眼睜睜看這些銀子溜出指縫。
良久,王玉明方才面色難看,閉上眼恨恨道。
“紅袍軍輕騎護送,如何能下手。”
“魏昶君此人,手伸的太長,如之奈何!”
這些商戶多是紅袍商鋪下轄各商戶合作商號,初抵濟南府,早有洛水派人前往接引。
有欲在此出售者,當場便將貨物交付,更多想要繼續在山東各地售賣者,則是被紅袍商鋪派人引至青州府下各地。
彼時,滿載綢緞的馬車一路顛簸,終于出現在莒州城下。
馬車旗幟上,赫然掛著興安字樣。
興安綢緞莊少東家邵英下了車,凝視眼前人頭攢動的莒州城,難以置信。
“莫非吾等仍在江南?”
北地人口并不少,只是相比江南,卻多雄于城池宏闊,繁華之處,要遜色得多。
他帶著商隊前來,亦抱著賭一賭的打算。
如今卻徹底震撼眼前場景。
各色商隊上,有打著蘇杭旗號大商隊嫻熟抵達,有聞名南直隸的茶商,皮革商接踵而至。
似乎此地繁華,竟在江南大多城池之上。
而這在一個商人眼中,便是市場,是消費購買能力外在體現。
入了城池,邵英愈發驚嘆。
城門一眼看去,宛若銅鐵澆筑士卒,竟不似其他城池一般刁難。
趕著馬車抵達衙門辦了文書,更是沒有任何克扣勒索。
那主簿還指引著眾人前往西坊,查看店面,在此辦理租購一應事宜,態度之和藹,讓邵英恍惚不已。
與此同時,于泗州一路北上,掌柜李牧終于離了碼頭,趕著鋪滿干草的騾車,滿載瓷器,抵達蒙陰。
“此地當真是下品縣?”
初到蒙陰城外數十里官道,掌柜李牧瞪大眼睛。
城外鄉鎮,田地諸多,分割整齊,宛若提前規劃。
春寒料峭,穿著棉衣的百姓樂呵的揮舞著鋤頭,不時笑著說幾句俚語,互相招呼,好不熱鬧。
而一條足夠容納數輛馬車并行的石子黃泥混合道路,竟比不少官道更結實寬敞。
李牧盯著田地的身影,商隊行終中午,不少農戶家里抵達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