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市場便是雙方最大沖突,甚至南直隸派系聯合青州府本地商人,開始和寧波府,太原府各地商戶對峙,互相多有摩擦,一度成仇。
放下信箋,魏昶君提筆沾墨,告知閻應元,保持這種局面。
商人一家獨大,總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何況競爭對開發和帶動青州府經濟發展,更是處于良好勢態,他很樂意看到。
處理了青州府經濟發展諸事,魏昶君才將目光落在眼下東昌府。
“傳令,即日整肅東昌府,各層官吏,衙役按青州府吏治制定,執行。”
隨魏昶君話音落下,偌大東昌府開始變動。
有百姓看著衙門外張貼告示,一旁老童生念誦,神色漸變。
“這,衙門說了,誰有冤情,只管去告,即便是知府大人犯法,也要按照大明律處置!”
人群中大部分百姓不相信,但還有有人咬牙狀告鄉紳侵占他家土地。
當即鄉紳便被抓來,審問明白后,挨了杖責,下了牢獄,土地也退還到該百姓手中。
而這全程更是在諸多百姓公審下完成,一時間越來越多百姓伸冤,激動流淚。
另一邊,男城門外,數十山賊被枷鎖鎖住,帶入城中,捕快衙役親自張榜念誦。
“有山賊王四,于去歲城中殺人,后逃離山林......按律當斬!”
“有山賊李未,年初城外殺一家三口,劫掠逃離......按律當斬!”
不少百姓盯著,神色復雜,只覺得如今往返各村鎮都安全許多。
昔日從不管事的捕快衙役,如今見天在街上抓捕盜賊,小偷,潑皮。
與此同時,東昌府城外,四門均設有分發糧種處,各設紅袍軍護衛管理。
“這個叫土豆,這個叫紅薯,種植這些東西,不挑良田,產量很高,種植時先將之......”
啟蒙師認真教導百姓如何種植,甚至一度身體力行,隨同種植,指導。
而這一刻,東昌府城,知府官邸。
知府晏行,同知言邦晏,守備龐時春等人也在看著東昌府變化,不由為之膽寒。
“此人開始收攏民心了。”
“如今東昌府竟只知魏昶君,紅袍軍,不知父母官,豈有此理。”
晏行明知魏昶君在收攏民心,野心深大,卻無力阻止,思索良久,方才恨恨開口。
“魏昶君此人心如鐵石,難不成爾等麾下亦是如此?”
“來人,備白銀千兩,贈至陳鐵唳處......”
不僅官吏,東昌府商戶縉紳,地主之流亦開始籌備,打算賄賂腐蝕魏昶君心腹。
而彼時魏昶君正在府邸內看著現代傳來消息。
除三策之外,也開始討論新的決定。
赫然是以青州府為基礎盤,發展軍事各方面。
而東昌府西接河北,北臨京師,處多地交會要沖,接下來,應當以此地為發展經濟,商業府地。
與后世定下發展方案后,魏昶君合上大明事感錄,看向窗外。
崇禎五年二月初,大雪未停,東昌府已暫時駐扎,等待消化。
接下來,便是濟南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