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末,青州府城外十里,紅袍軍駐地。
昔日此地為流民匯聚十里鋪,如今則是紅袍軍火器作坊實驗區域。
魏昶君已從東昌府折返,如今正與火器營造總長劉方巡視。
“里長,眼下火炮鑄造已步入順暢階段,每月可造虎蹲炮十尊,紅夷炮一尊,火繩槍一百柄。”
“隨來縣鐵礦供應增多,眼下火器營造作坊再度擴充,已至兩千余人,其中熟練匠人便有五百余,學徒一千九百余。”
在沒有流水線標準情況下能達到如此產量,已算驚人。
一路聽著劉方匯報,魏昶君平靜點頭,抵達實驗區域。
魏昶君今日前來巡視,岳豹特意讓工匠拉了兩百門虎蹲炮,十門紅夷炮,五百火繩槍出來。
校場之上,火繩槍兵,炮營紛紛列陣,興奮裝填,準備。
虎蹲炮不大,更類似后世大國擲彈筒,魏昶君立于高臺。
岳豹肅然開口,神色嚴整。
“虎蹲炮營,開炮!”
高臺之上,令旗招展!
彼時五百名虎蹲炮營將士點火。
轟!
五十門虎蹲炮為一排,整齊排列,齊齊發射。
仰角虎形炮筒噴吐火光,硝煙彌散,聲勢駭人!
前方一里處,土堆炸裂,彈石橫飛,恢弘至極。
四排虎蹲炮接連發射,裝填,一刻鐘內,投彈竟達數十輪,幾乎將前方小土丘夷平!
“紅夷炮營,開炮!”
十門紅夷炮推出,陳列,長達一丈炮身,威武霸道。
炮聲一如雷聲,轟鳴數里,震耳欲聾!
長達四里距離外,僅一輪齊射,徑直將數十丈石璧擊出駭人彈孔,碎屑炸裂。
紅夷炮歷史上評價為長于攻城,拙于野戰。
即便經過劉方與一眾火器營工匠改良,有效射程也不過兩里,四里便是極遠射程,不能保證精準。
不僅如此,紅夷炮營兵卒訓練有素,一刻鐘也僅僅裝填發射八枚炮彈。
即便這樣,眼下兩炮營仍是足以在野戰中遏制五千以上鐵騎沖鋒!
隨后岳豹目光轉向火繩槍兵方陣,咆哮開口。
“火繩槍兵,列陣,做五輪推進齊射!”
隨令旗招展,高臺之下,早已在三十五丈外豎起草靶,火繩槍兵百人一排,裝填射擊,齊步推進。
平均一刻鐘足夠每人射擊六十發,赫然已將草靶射裂!
覆蓋式飽和射擊,在明末時代,即便是發展兩百年大明火器營,亦絕無可能。
而現在,這一幕出現在青州府城外,紅袍軍中!
至此,震撼一幕終于落下。
魏昶君帶閻應元,劉方,岳豹等人看著,緩緩開口。
“今日火繩槍兵更名,紅袍槍衛總軍,下轄虎蹲炮營,紅夷炮營,火繩槍營!”
“總長仍是岳豹,各營官吏,自行抉擇!”
“諾!”
岳豹目光明亮,興奮激動。
火繩槍兵更名,如今下轄三營,更能證明里長對紅袍槍衛總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