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他們有機會改變歷史,改變五千年文明大國飽受屈辱,匍匐在西方腳下的無奈絕望。
當大國有機會繼續屹立在世界之巔,讓后世挺起脊梁,誰能不激動!
現代經過各個小組討論,迅速給出方案,開始回信。
明崇禎六年,青州府。
魏昶君開始看著現代回信。
「經過十六世紀西方軍艦歷史研究小組,海洋洋流氣候研究小組,海戰歷史研究小組,古代軍事戰爭歷史小組等大國專家討論,最終形成方案如下」
「第一,穿越者必須在崇禎七年之前徹底拿下濟南府,并開始發展軍事,崇禎七年韃子自宣大防線突破,一路南下破山西諸地,幾近山東,穿越者必須提前將山東打造成割據之地」
「第二,穿越者可嘗試拿下萊州府,之后將膠州灣天然港灣打造為基礎船廠,并開始修建海戰船只,進而借此拿下大明,南下取東南亞各地,并借此聯通西方,進行探索交易,提高科技發展」
信箋看完,魏昶君合上大明事感錄,旋即冷眼看向萊州。
現代要他拿下萊州,借此和西方交流發展。
但他并不想,他要對西方反殖民,徹底和西方各國開戰!
所以拿下萊州自然至關重要,接下來青州府必須準備好糧食儲備,東昌府繼續發展商業,打造經濟基礎盤,濟南府則作為軍事發展區域,作為護盾和兵鋒,與韃子交戰。
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安心囤地變強!
彼時是崇禎六年,一月初。
安排好各地發展,魏昶君開始回家。
戰馬沿莒州,開始前往蒙陰縣。
魏昶君看著早已變樣的青州府,神色唏噓。
昔日從蒙陰縣初入莒州,他不過是需要官身,前來參與科舉。
那時莒州雖為一州之地,卻依舊在小冰河天災影響下格外破敗,百姓多佃戶仆役,無田地以生產。
但如今,莒州官道平整,各處田地都有百姓穿著棉衣,開始打理,囤灰,做春耕前準備。
馬匹入蒙陰縣,如今作為青州府最初發展之地,蒙陰這個下品縣亦繁華近乎州城。
青石鋪就街面整齊平整,百姓家家戶戶掛著紅燈籠,貼上春聯,熱鬧囤積糧食,臘肉懸掛在房內。
大譚村,左營鄉多囤積土豆,紅薯,不少百姓開始自己制作粉條。
玉皇廟鄉養殖場愈大,眼下已成為周邊最大肉類供應之地,家家戶戶養豬養雞。
直到抵達落石村。
魏昶君凝視村民手中飯碗,有豬肉,還有白菜,終于復雜感嘆。
或許這就是他抵達這個慘烈時代的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