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這是超級堅硬的軌道。‘
"夯貨!"趙七斤往地上啐了口唾沫,手指拂過楠木斷面密實的年輪,"瞧見沒?百年老木芯子裹熟鐵皮,七浸七曬的桐油封著——這以后可是軌道,有了火車咱們都能過好日子!"他說著忍不住興奮無比。
自從里長來了,蒙陰縣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南洛的粉條已經在每個鎮推廣開來,一家家作坊數不勝數。
咚咚咚!
鋪設軌道的敲鑼聲繼續。
三里外的張集鎮河灘上,三百斤的青銅坩堝正咕嘟著金紅鐵水。光著膀子的匠人們喊著《漕船號子》,把燒到橙紅的鐵皮往木芯上纏。熱鐵觸到桐油的瞬間,青煙騰起三尺高,空氣里飄著松脂混鐵腥的怪味。
"都仔細著!"
總管事舉著鑲銅片的《魯班經》來回巡視,"每寸鐵皮要趁熱捶打九十九下,少一下就等著冬天開裂!"
他忽然揪住個偷擦汗的年輕工匠,"你當這是給縣太爺糊燈籠?昨兒老劉頭那組沒控好火候,整根軌條彎成麻花,不可浪費材料!"
整個蒙陰縣各鄉村熱火朝天!
玉皇廟鎮的曬谷場臨時改成了桐油工坊。數千口齊腰高的大缸里泡著成型的軌條,穿葛布短打的婦人們手持長柄木勺,正給軌條澆第七遍桐油。
有膽大的孩子伸手想摸,立刻被當娘的打了手背:"這油里摻了硫磺粉,當心爛指頭!"
魏昶君在滿意看著這一幕,他身后站著火器營的總長劉方。
面對熱火朝天的軌道鋪設,劉方笑吟吟說著:“里長明鑒,這楠木芯能抗白蟻蛀蝕,鐵皮延展性比生鐵強三成。您看這接榫處。”
劉方忽然抄起鐵錘砸向軌條連接處,金鐵交鳴聲驚飛了槐樹上的麻雀,榫卯卻紋絲不動:"里長,軌道采用改良版燕尾榫,縱使數萬斤重壓也不離榫!"
“保證火車平穩前進。”
數日之后,新的暮色初臨時,首段三里長的軌道終于貫通。村民們圍在曬場邊交頭接耳,看匠人們給軌條最后一遍涂油。
南洛鎮因為粉條也叫粉條鎮。
火車的初步起點就是從這開始。
這一刻。
粉條作坊內忽然有人指著遠處尖叫:"龍醒了!龍醒了!"
只見作坊內,熱氣騰騰的水鍋前,赤膊漢子震撼的看著軌道宛如巨龍一樣鋪設平整。
"慌什么!"作坊的柳總長一腳踏住滾到腳邊的斗笠。
南洛鎮軌道起點,魏昶君隨同眾人幾乎是夢幻的看著眼前。
眼前不過才三里的火車軌道宛如跨越了時代。
夕陽和風雪給軌道鍍了層金邊。
那些鐵皮包裹的楠木正在暮色中泛著幽光,恍如一條沉睡初醒的鋼鐵蛟龍。
“自此之后,大明朝從此改天換地!”閻應元震撼無比,他內心只有這個詞匯,因為一旦火車開始運轉,或在大明朝各地鋪設開來,各種物資經轉運輸,這將提高天下效率。
天下人誰不臣服?
四海八方,不外如是!
而今為莒州知州的周愈才第一個拱手:“里長萬歲!”
閻應元第二個拱手。
啟蒙部的南道贏等紛紛拱手,近千名粉條作坊的工人,還有軌道上的工人紛紛異口同聲喊著。
“里長萬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