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部,啟蒙部官吏紛紛正色。
人心最難管束。
也許正是因為青州府,東昌府和其他天災人禍頻發之地比起來太安全,逐漸繁盛,所以即便鋌而走險,這些底層官吏也抱著僥幸心理。
更何況,經過商人吸納,許多大商會家族子弟也開始參加其中。
這些人手里可沒有干凈的。
家族為他們爭取了如此大的利益,為的不就是在其中攫取資源?
“吾今欲整治工業區吏治,為最后一戰做準備。”
“外敵當前,內部,不可亂。”
彼時,魏昶君淡淡看著保庵錄幾人。
“第一,原商戶子弟入青州三府工業區為官,需進行連環擔保,入職則需當地官吏,同期管事互相簽字畫押,一式三份。”
“每月按照工業區工坊,稅務司三方交互收支券對比,存疑則凍結三方銀兩。”
“若有查明貪墨,則審查兩位擔保人,連坐受刑!”
“諾!”
閻應元肅然點頭,神色冰冷。
那些商戶子弟他們不是沒有監察過,但對方出事之后隨意推出一名家族子弟受刑之后,便能繼續逍遙,如今連坐擔保,工業區是時候處置一批人,殺雞儆猴了。
與此同時,魏昶君還在繼續開口。
“第二,制定新法,凡貪墨者罪證如下。”
“貪墨達一至五十兩銀,剁右手,足,刺面示眾。”
“貪墨五十至二百兩銀,烙鐵穿掌心曝五日。”
“貪墨逾二百兩銀之上,全家流放。”
“若有三代內直親,則世代不可晉升。”
“此事,亦需監察部辦理,其余官吏配合!”
“諾!”
此次應聲眾人愈發激動。
閻應元同步開口,看向魏昶君。
“里長,吾等可同步將這套貪墨律法推向青州三府!”
“如今大戰在即,青州三府各地官吏也蠢蠢欲動,正好借機震懾!”
青州府昔日有不少商戶子弟前往做官,如今東昌府,青州府兩地商事興盛,難免遇到此類貪墨之事。
不如借此機會,狠狠整治一番,以儆效尤!
黃公輔幾名曾在大明為官的官吏同樣心中凜然,看向魏昶君。
昔日大明初立,洪武年剝皮充草似在昨日。
但即便刑法如此之重,如今大明依舊沉疴至此。
從內監到縉紳士大夫,再到哪怕一個小小的小吏,幾乎無官不貪!
以致于大明如今到達這樣混亂地步。
可見吏治清明,何其重要!
“準!”
彼時魏昶君亦神色冰冷。
后世歷史中極難尋找大明滅亡真正原因。
韃子兵馬民眾不過三十萬,流寇亦如此,大明手握兩京十三省,即便面對天災,何曾力有不逮?
無非朝中官吏腐朽,縉紳腐朽,地方地主豪強欺壓!
當清掃干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