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活著。”
“這邊是吾造反的原因。”
申時末,青石子踏上糧車。他手里舉著的不是寶劍,而是把缺口鐵鍬,他對著俘虜怒吼。
如今未曾披甲的青石子顯得甚至有些和善,他披著一身紅袍,宛如黑暗里的一束火炬。
“里長帶我們造反,我們種糧食,就是給天下貧苦的老百姓吃的。”
“你們在吃!”
“所以我們是賊寇嗎!”
青石子怒吼著,而后對著天空揮舞鐵锨。
“認得這個么?“他敲響車板。
“天啟七年,陜西大旱,朝廷發下來的賑災鍬。“俘虜堆里起了騷動,幾個老兵低頭啜泣,那鍬頭薄如宣紙,挖土即折。
“你們當中,有被知縣拿鐵鏈鎖來的,有因欠遼餉被充軍的,還有替里長兒子頂丁籍的。“青石子突然扯開衣襟,露出左胸鞭疤,“老子原是延綏鎮的夜不收!我父親也是萬歷年間也是軍戶,我一家人穿了幾十年朝廷發的稻草棉襖!““我父親被豪強害死。”
“我告官無門。”
“所以我入了紅袍軍,開始造反!”
這是訴苦大會。
里長魏昶君曾經教導過青石子,在之后對俘虜不要進行謾罵和威脅。
而是要人心!
人心才是一切。
只有真正赤誠,純粹,堂堂正正的人心,才能獲得天下人的信服。
殺戮是手段。
信服才是基礎。
所以青石子真的熱淚盈眶說著,喊著。
終于!
俘虜堆炸開聲浪,有個獨眼軍漢突然嘶吼:“狗日的戶部!說好每季三錢餉銀......”
“三錢?”
青石子冷笑,拋出本藍皮賬簿,“這是昨兒在孫傳庭大帳搜的,孫傳庭沒貪污你們,但他的副將將五千將士的空餉修了三座別院!”
這一刻賬簿摔在土里。
“你們想當人嗎?”
青石子看著,來回踱步。
俘虜們茫然看著,有人還在扒拉吃著飯,生怕等會不讓吃了,都一個個害怕的要死,只能往死里吃飯。
有人嚎啕大哭著。
有老軍戶嘟囔著:“誰不想當人啊.....”
暮色中,數百套天雄軍廢竹舊甲堆成小山。
青石子持火把立在堆前:“要回家的,領三升粟米,過所文書蓋紅袍軍印。
“他忽然將火把投入甲堆:“留下的,明日卯時到輜重營領新甲。“火舌吞沒頓項時。
俘虜堆里站起個瘦高漢子:“俺家五口餓死在崇禎六年,將軍真能給地?
“曲城屯田,每人十二畝。“青石子從懷里掏出地契。
“頭年收成留六成,第二年留七成。”
青石子忽然指向西面:“加入紅袍軍。那些戰死的弟兄,名字刻在蒙陰縣英烈碑,家人領撫恤田。”
終于有瘦高俘虜第一個跪下:“我想當人,我愿加入紅袍軍!”
然后是第二個,第三個。
隨后是一群,一大群,數不清的人全部紛紛跪下,烏泱泱一片。
“愿入紅袍軍!”
“愿入紅袍軍!”
“愿為里長效力!”
青石子平靜看著,什么都沒說,但他眼神變得很溫和,他相信在里長的帶領之下,腐朽的大明朝和爛透的天下,終究會邁入一個新的時代!
戌時,二十輛驢車駛入營地。紅袍軍士卒抬下成捆的靛藍布衣,每件內襟都有厚厚的新棉花。
“這是...”
王栓柱摸著簇新的棉里,突然跪地嚎啕,他閨女出嫁時穿的喜服,都沒這般厚實。
但紅袍軍發的棉襖,這可是真正的棉襖啊!
還有啟蒙師在登記,針對俘虜登記。
如果有俘虜有孩子,可以接到三府之地任何一地,當地知縣會安排一切房屋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