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那讀書人還沒有任何氣憤,只是皺眉思索片刻,再度開口。
這已是第一奇怪之處。
真正讓盧象升震撼的,赫然是這些人討論的問題。
走近的盧象升,從那些讀書人口中聽到的,赫然有古往今來各類算術計算!
而更讓他難以置信的,是那些工匠不僅能聽懂,還能迅速反應,糾正實際運用中的問題。
“這等算法只適用于硬土地基,何況此地至濟南府還有山澤平原,算法自是不能一概而論。”
“如今是冬天,地質堅硬,但也要考慮到開春之后,土地解凍,地質柔軟,承受力分散后的景象,不可一概而論。”
雙方最終決定通過測驗檢查。
只是聽了一鱗半爪,盧象升卻有些失魂落魄,回到魏昶君身邊。
張獻忠和李自成沒湊過去,即便湊過去,也未必能聽懂。
眼見原本心高氣傲的大明官吏如今落寞回來,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底疑惑。
直到魏昶君邁步聲響,盧象升才終于回過神,苦笑拱手。
“敢問魏大人,東昌府中,如此工匠,能有幾何?”
他見過京師的工匠,但即便是那些人,也只是粗略懂一些術數。
如同這些工匠一般,即便是戶部那些家伙,也是少見。
若不是這些人都明明白白穿著和那些民夫一樣的短棉袍,他甚至會以為這些都是當世第一流的讀書人,精通算學。
魏昶君耳畔,盧象升的聲音已近乎生澀。
“要在山東諸府做工,首先要懂得的便是算學。”
“魏某在山東青州府,東昌府,濟南府諸地開設工業區,所有工匠凡入其中,必學之。”
“惟有精通算學,并能運用于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者,方能繼續晉升。”
“如盧大人眼前這些工匠,與他們算學相同者,至少有數千人,分散諸府,分別帶領民夫建設。”
輕描淡寫的話,讓盧象升瞠目結舌,錯愕至極。
數千人!
凡于山東為工匠,必學算學!
難怪。
他忽然苦笑,眼底復雜。
“無怪乎紅袍軍火器新穎強悍,遠勝京師兵仗局。”
“如此頂尖工匠,遍尋大明也不過寥寥數十人,想不到山東竟有數千。”
如果說之前張獻忠和李自成還不明白,為什么區區幾個會算學的工匠就能讓這位大明官吏失魂落魄。
那現在盧象升揭開其作用冰山一角,他們才終于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頂尖的工匠,只是運用在火器制造上,便能締造一戰擊潰大清精騎的神話!
而這樣的工匠,魏昶君手底下還有數千。
甚至,這極有可能并非魏昶君手底下最厲害的工匠。
生死中殺出來的兩名流寇首領,生平第一次覺得發自骨子里的膽寒。
明明是冬天,冷汗卻順著脊椎不斷滑落。
他們比誰都清楚,魏昶君先前說了工業區一詞。
而這相當于一個培養平臺,就和書院培養讀書人一樣。
現在是數千頂尖工匠,以后呢?
會不會有朝一日,整個山東的工匠,人人都有這般頂尖的水平?
那時候紅袍軍又該強勢到何等程度?
難以想象!
而更恐怖的是,三人想到了魏昶君描述的盛世。
人人有書讀。
現在,從工匠算學,已是管中窺豹。
他真的在兌現承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