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迪化東南一百二十里,有山如臥駝,其腹含黑石,添加至鋼鐵中可提升.......”
墨跡詭異地漸漸滲入紙頁,仿佛被時空吞噬。
燈光下,雷請議提筆,斟酌良久,幾度想要落筆,終于只剩苦笑。
他還是無法忘記,昔日他代表當代,和好友之間的針鋒相對。
那是發展理念截然不同的激烈交鋒,現在紅袍軍的發展,已經證明了好友堅持的方向沒錯,好友還會聽他們的嗎?
思索良久,雷請議終于下筆。
“后盾組織已收到你的發展報告,鐵路、鋼鐵、蒸汽機等技術的推進速度令人振奮,但請記住,建設不是沖鋒陷陣,不必爭一朝一夕。”
“我們正在利用現代技術進行全盤建模,包括鐵路網絡規劃,最優路線、站點布局、運力計算,礦產分布圖,含鉻、鎳等特種金屬的位置與開采方案,以及工業體系優化,包含煉鋼效率提升、蒸汽機改良技術等。”
“這些數據正在匯總,后續會通過《大明事感錄》分批傳輸給你,技術可以加速,但社會變革需要穩固根基,避免因發展過速導致資源透支或結構失衡。”
“你已改變了歷史,但真正的勝利,是讓新世界長久存續。”
“穩扎穩打,方能致遠。”
魏昶君凝視著案頭的《大明事感錄》,書上正緩緩浮現好友雷請議的字跡。
他面無表情,將書推到旁邊,拿起監察部的密奏。
《啟蒙部總師楚意家族考》長子楚明遠,十六歲,任濟南府宣傳局主事,配雙馬車。
宅,濟南大明湖畔四進院,原屬前明布政使。
月俸,銀十二兩,煤鐵補貼五兩。
《民部總長黃公輔親族錄》侄黃世安,二十二歲,任西安鐵路調度副使。
宅,西安新城兩進院。
月俸,銀十五兩,另有西域皮毛補貼。
甚至他還拿到了一份奢靡調查,徐白海的兒子,有重金聘請的私塾先生,家中還豢養著十幾名來自不同區域的特色廚子。
以他的俸祿,哪里能承擔得起這樣的開銷?
燭火噼啪作響,魏昶君的手指輕輕敲擊著名單。
像這樣的調查還有許多,都是夜不收親自調查的,這些昔日軍中斥候,調查這類消息的隱秘程度和速度可想而知,現在誰都沒有得到消息。
魏昶君起身,燭火中緩緩踱步,眉頭緊皺。
黃公輔,楚意,徐白海......這些人當年跟著他提著腦袋舉義,如今子女卻住進了他們親手抄沒的縉紳豪宅。
窗外傳來更夫的梆子聲。
他緩緩轉身,從密卷取出一卷未頒布的官吏禁奢令草案,朱筆在子女任職回避條款上重重畫了個圈,腦海中又想到了昔日青石子曾經上書的提議。
紅袍軍民部,軍中,監察部,啟蒙部等二代子女的安置。
青石子的建議是將他們全都安排到苦寒之地,或者干脆是海外!
“是時候考慮了啊......”
魏昶君聲音有些沙啞,眼眸卻亮的嚇人。
世道要發展,就必須干凈,他相信水至清則無魚,但紅袍軍不能如此。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