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劍的劍鞘被輕輕取下,秦時不必他說,便已乖順的離開座位,而后站立在不遠處。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她向來對自己很是愛惜。
而姬衡則贊許的看她一眼,此刻雙手用力,兵刃相交,只聽得一聲錚然響動!
金屬交擊之聲在殿中隱隱回繞,而再看這兩柄短劍,只見其上毫發無損。
姬衡朗聲笑起:
“好!果然是一柄神兵!”
他之力氣,本來較之常人就要勝出不少。
且自己原有短劍乃是楚國神兵,可獻上來的這柄,顯然是工藝有成后的普通成品。
如今二者相交,都未有損,又怎能不令他開懷呢?
但一人手持,用力難免不夠,他因而連奏書都顧不上,迫不及待便起身。
“中郎將何在?速調兩名力士,來與我試這神兵。”
秦時好生無奈:
“大王。”
她在旁邊笑道:“只這一柄短劍,哪里配得上大王?鐵官今日前來,自然還帶有其余寶物。”
姬衡頓時高高揚起眉頭。
不多時,鐵官就已戰戰兢兢在殿前下拜。
而侍從則輕輕抬著兩方匣子。
打開來看,則是一柄與現如今秦軍規格別無不同的秦長劍。
也是同樣的鍛打工藝而成。
劍身比之前那柄短劍要略厚重一些,戰場沖鋒殺敵,想來定然無往不勝。
而另一處匣中,則是一整塊平整光滑的琉璃。
這琉璃呈淡淡的青綠之色,但卻格外剔透。
乍眼一看,仿佛碧波湖水,再無如今宮中常用琉璃的瑕疵與雜質。
鐵官此前在蘭池侃侃而談,面帶驕傲。如今面見秦王,卻只敢趴伏在地上,戰戰兢兢,慢慢解說:
“王后曾于諸位鐵官議論新式工藝技法,另有楚國不傳之秘,一一改進。又有高爐焦炭……”
他細細訴說著秦時的功績,對于這冶煉出的鐵大為贊嘆。
有足夠的高溫,煉鐵的效率都比以往要勝出許多來,更別提這格外優勝的質量。
包括這琉璃,都大為不同。
嚴格來說,此前低溫燒制的乃是琉璃。
只需800~1000°高溫就可得。
而如今工藝突破,高溫有了,它所燒制的,就可稱為玻璃了。
再佐以秦時說的在錫液上方平整凝聚等方法,百般試驗,這才成就如今這平整光滑的透明青綠色琉璃板。
以秦時的眼光來看,跟后世那種藍色玻璃、綠色玻璃相比,也并沒有太多差距了。
況且,相比于如今被稱之“珍玉”的琉璃來說,玻璃如今的造價會更穩定、更便宜。
秦時因此也歡喜道:
“如今有此等新工藝,做出大塊琉璃并不算難事。敢問大王,我若以此等琉璃鑲嵌甘泉宮的窗戶,是否會顯得過于奢侈?”
姬衡頓時微微皺眉。
“王后乃我秦國君后,只是用些琉璃罷了,何談奢侈?寡人庫中珍珠、寶玉、夜明珠,盡可拿來一并鑲嵌。”
秦時:……
是她冒昧了。
跟這位陛下比起來,她認定的奢侈都不過是小兒科。
??奏書:臣子呈給帝王的文書,是各類上奏文書的統稱,涵蓋范圍較廣。
?奏疏:是“奏書”的一種。屬于更具針對性的上奏文書,通常指臣子就某一具體政事或問題向帝王陳述意見、提出建議的長篇奏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