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中等的,則被醫館采購。
如此劣等朱砂,雖賺的錢不如上等的,但民間基數大,其實也是一份收入。
但往后么……
巴夫人冷眼瞧著難以置信的諸位族人,此刻也是一聲嘆息。
再指一指被她拿來教導全族運用的蜂窩煤等:
“再來,王后并不是一味只需我等給出大量金銀財貨才能滿足。”
“相反,王后承諾,我巴氏族人能在秦國將此物推廣到何處,待來日,這蜂窩煤也定按地域廉價授予我等。”
“掙錢多寡,便看有多少平民百姓用上了。”
她輕描淡寫給出數據:“如今,一個秦半兩,可購黍米一斤。而這煤,能有三塊,恰好夠燒4個時辰。”
冬日將至,不吃飯還可頂兩三天。
但若受了寒,可是會要命的。
王后此番推廣計劃,便是叫眾人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此物,習慣此物。
等明年,還怕他們沒有生意嗎?
這些話在眾人面前仔細剖析,一一講解,族兄很快就沒了意見。
他們如今只嘆息:
“咱們族人還是太少,如今便是一人負責一地,都顯然顧不過來,這沒能占下的地盤,莫非便要由烏商占去了嗎?”
巴夫人也皺眉,但沒關系——
“我等先在巴蜀之地,著一二人總攬此事。”
“其余諸人,去掉與西域諸地接近的部分,先往最苦寒之地推廣,而后再一一朝巴蜀中心收攏。”
“如此,盡下全力,族中寶馬也不要吝惜。”
“在十月初一新年之前,務必要給王后呈送一份極好功績。”
此番令下,大家便迅速商量起各自要負責的地塊、需要攜帶的貨物。
不僅蜂窩煤,那獨輪車與曲轅犁也務必要一一教導,使得百姓們會用,舍得用。
如此爭分奪秒之時,還有大半行程要浪費在路途上,便有族中年輕兒郎高舉手來:
“我有一計。”
“每到一處驛亭,便給予一天時間令眾人相聚,一戶出一人,一一聽我解說這曲轅犁、獨輪車、蜂窩煤等物。”
“若能全部聽完,不知可否贈黍米一碗?”
如此行事,必然又要使得族中分散各地的錢糧再一次損失。
但這一碗黍米,對于平民百姓來說,已然格外重要了。
但有此聽聞,別說10里驛亭,便是20里、30里,他們星夜狂奔疾走,也是要來認真學習的。
而巴夫人看著說話的那位年輕兒郎,此刻眉目和藹,十分可親:
“妙計!”
“我族中有此兒郎,何愁生意不興!”
“便都依此法吧!黍米、布帛等,只需價值相當,不拘是什么,都可送。”
??來呀來呀!聽課送雞蛋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