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金餅一匣,蜂蜜烤乳豬一只。”
前者對于黑目來說意義不大,但烤乳豬——
他立刻面上生出了歡喜!
而后,秦時便又將電紙書遞給他:“將這上頭兩冊默出來,需要多少時日?”
之所以說是上頭兩冊,是因為秦時剛打開才發現,《神農本草經》一萬多字,《傷寒雜病論》中,《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加起來八萬多字。
如此,就將將十萬字了。
對于不識字的人來說,很是需要一些時間。
而那冊占內存的《本草綱目》,全書約190萬字——倘若連這個也算進去,未來5年內,黑目恐怕都做不了別的了。
況且前兩部書基本都成于漢代,而本草綱目則是明代,沒有那么急切。
黑目已經短暫翻過兩頁,確定其中大小與圖形,因而便道:“小人一日可默書十頁。若是夜晚秉燭,或可十五頁。”
這等人才,秦時哪舍得叫對方秉燭耗眼?
因而毫不猶豫:“十頁已然足夠了。”
黑目可是從不摸魚偷懶的,說是十頁,恐怕要從早到晚,她很滿意。
如今便點頭:“那你先記下第一冊吧。”
而后赤女重新鋪紙磨墨,將之前那疊構皮紙置于書桌的臺子上。
秦時便如同抄曲譜一般,一邊對照著上頭的言語,一邊用篆字書寫——
可恨如今將簡化字普及會耗費不少功夫,且她抄的內容,又有諸多不可見人之處。
如今這番苦力活兒,就只好自己做了。
但,好在自己的篆字,如今倒越發工整了。
她苦中作樂,又開始琢磨起這制鹽,到時交由誰來負責?
之前說是不急,但有商人合作,待明年,倘若能連同糖茶一起帶到西域去,不知又能換回多少戰馬與物資?
因此秦時還是把這事項提出來了。
制鹽法并不麻煩,她只需簡單謄抄,就可以著手安排人去做了。
而恰在此時,有黃門來報——
“已故燕太尉之子,燕琮燕小郎求見。”
秦時立刻有了人選!
此前她安排燕琮去解決罪役【狀】的家仇,還有其中牽連的魏武卒。
本來三兩日可成的事,但陽陵距離咸陽并不算遠,不知為何卻耽誤至今。
如今她還記得對方在馬車中說【秦律不可違】的守正不橈之態。
有這般人品,她若想找人既不過分苛待鹽工,又不會中飽私囊,豈不是萬分合適?
至于那名罪役【狀】——對方雖有行刺之嫌,倒也可以說是受了惡人蒙蔽。
又有家仇,寧愿一死以報。
也算是有人品。
只不知如今服罪狀態如何,倘若得用,待來年安排前去西域一行。他那被魏武卒調教過的武力值,想來也會有大用。
……
而與此同時,在章臺宮,監御史王雪元也千里迢迢自東郡前來復命。
同時,還帶來了【隕星刻字】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