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終生都不會用上,但不可沒有。
莫非是王后不愛琉璃?
巴夫人卻又嘆氣:“直至我離開咸陽宮,探問王后身邊侍女才得知,原來王后所居的甘泉宮,竟要以這琉璃作窗,隨意鑲嵌。”
此話一說,滿室寂靜。
大家能做官,見微知著的功夫是少不了的。
王后能以琉璃做窗,證明王后背景雄厚,又得大王極力看重,聽說還有五部私兵,咸陽城內暢行無阻……
也不知是何等神秘家族出來的貴女!
縣令的笑容于是也熱誠起來:“君得王后口令在此地推廣煤炭事,意在天下民生,本官自然鼎力支持——”
巴夫人喝下水酒,此刻也覺得心頭大快。
……
而對于隴西郡的平民百姓來說,附近驛亭亭長的召喚就顯得莫名其妙許多。
馬上將要寒冬,他們要四處拾牛糞、草根、殘枝、枯葉以及一切能燒熱的東西回家。
還要儲備大量糧食。
既沒錢,也沒空閑。
在此時召喚,家家戶戶雖不情愿,卻也仍是聽令前來了,而后就聽得一件難以置信的好事——
只需三日后在所屬驛亭內聽一日的課,臨走便可得粟米一碗!
大大的一海碗,黃澄澄的粟米都堆得冒尖了!
多加些水,都夠一家三五口兩三日來喝了。
當然了,只是混個水飽,但水飽也至關重要啊!
至于要聽什么課,他們能不能聽懂——哎呀,不重要的!
有這碗粟米在,便是聽不懂,他們也會掐著自己睜大眼睛的。
“當真么?”
“貴人總不能隨意騙我們吧?”
“萬一只是想看我們一番玩笑呢?”
“一戶只需來一人,那我讓家中大女來行不行?”
“這般好事,我偏要自己來。”
“這風刮的好涼,明日恐還要再冷下去,我得再穿一件。”
“無妨,我家二兒明日便躺在草窩里不出來了,我再穿上他的衣服就好。”
大家一番擠擠挨挨的商量,問明白明日天亮后便可來此,急忙歡歡喜喜,又將這消息四散出去了。
而此地僅有的兩三位陶匠,也在今日都接下了大份訂單。只需要模仿做一個怪模怪樣小巧的三腳陶土豎爐,做得多少,這大戶都都愿意收去!
甚至給了大筆定金。
只是……
“這豎爐頗厚,當真燒制的話,只在窯中就需一二日時間。”
雖不必上色,又不像那些土瓷一般講究什么光滑……
三名陶匠同習一門手藝,自然也同歸一人師承,此刻聚在一起,略一商量,便當即決定合作開爐!
三人再帶上家中子弟流水線作業,不愁出不來成品!
有這樣大單生意,今冬,必要使得家中能頓頓吃上飽飯。
他們雖只是墨家外門,但燒陶的手藝,卻也是經過了十幾二十多年檢驗的,半點不怕!
??本章有點少……
?“甘肅岷縣的農歷八月差不多是十月份,此時的氣溫已經很低了,最低有可能達到零下一度,最高十五°,等到冬天,低溫有可能接近零下二三十度,比東北地帶自然不如,但這里一沒有降水,二沒有足夠的森林資源,取暖比東北要難很多。(來自網絡搜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