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證明它是件合格產品,反正不是上戰場,能保護雌性水亞龍一次就值回票價了。
李秦武立馬讓工人們打造100套大小不一的鐵模具,用來生產凝膠護甲。
半個月后,那10只雌性水亞龍帶著大量凝膠護具回到部落,引起了轟動,這種輕便不影響行動的腹部保護措施簡直戳到水亞龍一族的心坎坎上。
兩片簡單的乳白色護具,就能保護她們免于卵破內出血的命運,所有雌性水亞龍都瘋狂了,想獲得一套這種護具。
李秦武為了收攏人心,把凝膠護具當社會福利,免費發給雌性水亞龍們。
不過要她們自己去濕地邊的政府機關大樓領取,也算培養聯盟在水亞龍部落中的存在感。
處理好水亞龍一族的事,李秦武開始研究蒸汽船。
之前鐵歐克搞的蒸汽船沉河了,原因是聯盟沒人會造船,不知道怎么搞。
鐵歐克搞了個船殼子,因為不知道怎么平衡,一往上面搬蒸汽機,船就歪了,然后進水沉了。
李秦武回到工業區,找來木塊,用小刀削木頭,看看怎樣的船型能漂起來。
他根據上輩子看過的船型,連續削了50多種船型,然后扔進水缸里,結果平底船比尖底船更平穩。
李秦武想起來了,平底船好像更適合風浪較小的內陸河,平底船的載貨量也更多,當然,建造難度也更簡單。
李秦武選了一款長10cm,寬6cm的船模,長寬比越接近,抗風浪能力自然越高,理論上來說,整個正方形扔河上最不容易沉,當然了,這樣船速就非常慢了,阻力太大。
選定了船模,李秦武派人找來鋼筋和水泥,造大號船模,李秦武打算造水泥船。
水泥船建造成本低,制造速度快,不需要處理過的木材,可以用最大的速度鋪開。
但副作用也很明顯,水泥船自重大,貨運效率低,不適合遠距離航行,幾乎沒有海航能力。
水泥船沒辦法做的太大,這點很致命,蒸汽機想擁有遠航能力,船就必須大,帶更多的煤才有性價比。
好在李秦武目標明確,他只需要水泥平板船有渡過大河的能力,把南北兩岸聯通即可。
李秦武調了幾百個工程隊哥布林來打灰,在李秦武的指揮下,先造了個1米x0.6米的混凝土船殼。
確定這玩意能飄后,李秦武又加大船模,造了個5米x3米的船模,并且在上面用木棍代替鋼筋,制造船殼內部的結構。
李秦武還找來個鐵砧,放在大模型船底,模擬蒸汽機。
蒸汽機這種鐵坨坨重量太高,需要放在船底,這樣船只穩定性才高。
鐵砧上了船模還能飄,李秦武就開始規劃工作間,煤間,水箱,煙道等等。
等這一切弄完,船模還飄在河上,水泥平底船的技術也就驗證完畢,李秦武開始造真船。
首先是造船塢,在大河邊挖個坑,用混凝土修整。
李秦武修船塢多次測量,主打一個橫平豎直,船塢修好了,船也不會歪。
半個多月后,一個長30米,寬20米的混凝土船塢修建完成,上面還搭建了大量腳手架和木質吊機。
一切準備就緒,李秦武開始主導建設水泥平底船。
先是用鋼筋搭建骨架,水泥船也是要鋼筋骨架的,不然撐不住,只是水泥船用的鋼鐵只有普通船的一半不到。
等骨架搭建完畢,然后就是上船殼。
船殼也是需要鋼鐵參與的,不是說直接糊水泥。
先用鋼絲鏈接在骨架上,然后用木頭搭建殼子,在木殼子里灌入混凝土就行,和搭建房子一樣。
船越大,鋼絲就要越粗,也要好幾層,李秦武這里造的是小船,只用細鋼絲,鋪了三層。
幾周后,船殼造完干了,李秦武開始把蒸汽機等設備吊裝進船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