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聽著不像沖榜單的玩意兒,怎么反倒有種壓人一頭的氣勢?”
又是片刻安靜。
汪菲往后靠進椅背,嘴角浮起一點笑意。
眼睛落在窗外,像是早知道會有這一問。
“整首歌,詞,曲,編曲,連和聲和混音,都是他一個人做的?”
汪叔終于問出口。
汪菲聲音輕快了些。
“嗯。”
“我當時一聽,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
“您不是一直在琢磨民族元素怎么融嗎?”
“這孩子,簡直是給您送來的答案。”
“要不,您帶?”
那邊嘆了口氣。
“行吧。”
“可我本來是想讓他知難而退的,怎么反倒被你說動了?”
汪菲笑出聲來,眼底閃過一瞬柔軟。
“我只覺得,這種天賦,不該卡在規矩里。”
翌日清晨。
霧氣還沒散盡,陽光已爬上樓宇。
各大電視臺,新聞網站首頁同步更新。
一張海報鋪滿屏幕。
紅旗卷風,戰火燃天,背景是青銅龍紋。
標題醒目:
“歷史題材開年大劇《站起來了》,今晚,一臺首播!”
社交媒體緊隨其后。
微博熱搜瞬間被“站起來了今晚開播”頂上榜單前列。
新聞,日報客戶端,接連放出預告片花。
全網刷屏。
華夏公眾號發布一支混剪mv。
畫面中。
破屋漏雨,百姓蜷縮墻角,街頭餓殍橫陳,孩子在廢墟里哭喊。
死寂中,驟然響起一段旋律。
《天地龍鱗》的副歌炸開的剎那,畫面翻轉。
青年振臂,將士沖鋒。
火種從黑暗深處燃起,一路燎原。
發布不到十分鐘,全國媒體接連轉載。
日報官網只寫了一句:
“聽!這是屬于這個時代的龍吟。”
央視新聞客戶端同步推送。
“一首歌,一段史,一腔熱血。”
風暴來了。
《天地龍鱗》搜索量十分鐘暴漲5000%。
話題沖上熱搜第一。
連帶著,星輝娛樂晚會的舊詞條被重新撈起。
硬生生從榜尾推到第三。
新聞一條接一條轉發。
“新聞”
“今天,想大聲告訴你們,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覺醒了!致敬最愛的《天地龍鱗》”
這首歌,它被刻進了某種共同記憶里。
它不屬于某個公司,也不只屬于誰的名字。
它屬于那些在歷史里走過的人。
而一切,才剛開始。
新聞繼續傳開。
“淚目,這曲《天地龍鱗》,是歷史英雄們的回響。”
“《站起來了》今晚,黃金檔開播。跟著《天地龍鱗》的調子,回到山河破碎,人心滾燙的那一年。”
“致敬沉默的脊梁。《天地龍鱗》,聽,那聲從地底深處傳來的龍吟。”
轉發一路滾雪球般漲開。
三小時,《天地龍鱗》mv播放量沖破一個億。
無數人點進鏈接,屏幕亮起的瞬間,畫面鋪開。
戰亂年月,火光映紅半片夜空。
流民扶老攜幼,在泥濘中踉蹌前行。
一個老人跪在廢墟前,懷里抱著孩子,臉上分不清是血是淚。
鏡頭推遠,熟悉的畫面一幀幀浮現。
聲音穿透雨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版mv剪得極盡講究。
不只是拼畫面。
是把情緒,節奏,光影全揉進歌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