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小問題。”
周軒笑著捏了捏她的鼻子。
“別忘了,你男朋友除了會寫歌拍電影,商業談判也是強項。”
趙靈韻看著他自信的樣子,主動在他臉上親了一口。
“嗯,我信你。”
……
第二天。
一架飛往徐州的航班平穩降落。
周軒和早已在機場等候的郭凡匯合。
沒有片刻耽擱,兩人直接驅車前往徐州重工的總部。
隨后,兩人在接待人員的帶領下,走進了一間會議室。
很快,一個面容剛毅,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茍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他大概五十歲上下,眼神銳利,身上帶著一股常年跟鋼鐵打交道所形成的獨特硬朗氣場。
“這位就是我們徐州重工的副總工程師,李衛國,李總工。”接待人員介紹道。
郭凡連忙擠出笑容,伸出手:“李總工,您好您好!”
李衛國的目光從郭凡身上一掃而過,隨即落在了周軒身上。
他跟郭凡握了下手,便直接坐到了主位上。
“郭導演,我們集團的立場,這段時間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我們是搞重工的!”
“你要是說讓我們研發一些重工工具,這沒問題。”
“但對于你們拍電影這種事,我們不感興趣,也無法提供支持。”
李衛國的話,像一盆冰水,兜頭澆在郭凡心上。
讓郭凡所有準備好的說辭,全都堵在了喉嚨里。
他臉上的笑容僵硬,手足無措。
周軒卻仿佛沒聽出那話里的疏離和堅決。
他臉上依舊掛著淡然的笑意,示意郭凡稍安勿躁。
然后,他看向主位上的李衛國,開口了。
“李總工,您說的對。”
第一句話,就讓郭凡愣住了。
連李衛國都挑了挑眉,銳利的目光中透出一絲意外。
周軒沒有談電影,也沒有談合作。
而是像在和一位老友閑聊一般說起了華夏工業的發展。
“我一直覺得,一個國家的脊梁,就是它的工業。”
“從‘解放’,到‘東風’,再到后來的‘神舟’飛天,‘蛟龍’入海。”
“我們用了幾十年,走完了別人上百年的路。”
“靠的是什么?”
李衛國的身體,不自覺地坐直了一些。
周軒的話,觸動了他內心最深處的東西。
“周先生覺得靠的是什么?”
周軒頓了頓,目光灼灼地看著李衛國。
“靠的就是一代代將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把圖紙上的奇跡,變成了佇立在大地上的鋼鐵豐碑。”
會議室里很安靜。
郭凡已經徹底傻眼了。
這……這是在干嘛?
不是來談合作的嗎?怎么開始上起了愛國主義教育課?
然而,他震驚地發現,李衛國那張始終緊繃的臉上,線條竟然柔和了些許。
他看著周軒的眼神,也從最初的審視,多了一絲欣賞。
周軒笑了笑,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我只是覺得很可惜。”
“可惜?”
李衛國眉頭微皺,有些好奇的問道:“可惜什么?”
周軒的目光掃過會議室窗外那片龐大的廠區。
“我們的重工業這么強大,我們的工程師這么了不起。”
“但為什么,在很多年輕人眼里,提起‘工業’,想到的還是枯燥、落后?”
“為什么提起‘科幻’,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永遠是好萊塢的變形金剛、星際戰艦,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