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攻占勃固王國全境之后,整個南洋地區——包括印度支那半島、馬來半島、荷屬東印度群島、暹羅和勃固,已全然落入扶桑國的掌控之中。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橡膠、石油、鋅、銅、白銀、黃金、大米等豐富的資源,為扶桑國持續擴大他們的戰爭機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
盡管如此,扶桑國的侵略野心并未因此停止。
勃固戰役才剛剛結束,扶桑國的南方軍就開始密謀更大的行動——向西侵入南亞大陸的身毒國。
他們聽聞那片土地蘊藏著更多的黃金,儲備著更為豐富的糧食,且擁有數量龐大、順從的當地居民,似乎更容易征服。
如此豐厚的戰利品,令扶桑軍的高層垂涎不已。
此時此刻,南方軍的矛頭,鬼子的第十五軍下屬的第33師團正在勃固西北的新平洋(滇省移民建立的城市,后劃給約翰屬勃固)駐扎,與約翰屬身毒的殖民軍隔著阿拉干山區對峙。
倒不是狂妄的第33師團師團長櫻井省三中將一反常態的小心謹慎起來,不愿主動進攻。
而是第33師團正處在缺少補給的尷尬境地。
眼下正值雨季,勃固和身毒的邊境地帶地勢險峻、叢林密布,交通極其不便。
盡管扶桑軍在緬甸獲得了勝利,但此刻他們深陷后勤困境,補給線脆弱且經常遭到襲擾。
張弛對于這些自然心知肚明。
他手中掌握著來自盟軍和游擊隊的情報,清楚地知道鬼子在北方山區的補給線路已經千瘡百孔。
曼德勒到密支那的鐵路和道路時不時被遺留的約翰特工破壞,陸路補給物資運送極為艱難。
特別是雨季的存在,泥濘的道路幾乎讓一切運輸陷入癱瘓,鬼子不得不放緩腳步,停滯在新平洋,重新收集物資、囤積武器,等待雨季過去,再準備繼續向身毒東北推進。
第33師團的目標十分明確——攻占約翰屬身毒的阿薩姆邦地區,占領英帕爾和科希馬這兩個身毒東北的戰略支點。(歷史上由于瓜島戰役爆發,海運物資集中向對鷹作戰,鬼子42年才發動英帕爾戰役)
只要33師團能夠越過阿拉干山區,便會進入喜馬拉雅山脈南巒南方的平原地區。
因此這兩座城市的控制權將決定鬼子能否打開通往身毒平原的大門,進而攻占富庶的身毒中部。
目前史蒂文森將軍正在一邊協調約翰人的身毒師在邊境布防,一邊加快遠征軍殘部的整編和再訓練。
盟軍和扶桑軍雙方都在與時間賽跑,戰爭天平的傾斜將取決于哪一方先做好作戰的準備。
于是,史蒂文森通過特派員詹姆士向張弛發布了第一個命令——延緩鬼子33師團的進攻準備。
本質上,史蒂文森是希望張弛對33師團的后勤補給線發動更大的襲擾。不過,張弛卻準備搞個大新聞——他瞧上了鬼子的機場。
根據情報,他得知在新平洋東南方,遠離前線的一處隱秘河谷,鬼子正在秘密修建一座前線機場,準備為后續的身毒戰役提供空中支援。
這座新建的機場內目前駐扎著扶桑陸軍第5飛行師團的一個戰斗機中隊,等到機場設施完全竣工,更多戰斗機和轟炸機進駐,扶桑國在勃固北方的空中力量將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