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剛剛還探頭探腦的士兵的肩部,此時已經完全被鮮血染紅,倒在了地上。
電光火石間,眼尖的排長瞟到了峽谷右側山崖上一顆大樹頂端閃出的微弱火光,立刻大喊:“10點鐘方向,200米外那顆樹附近,有鬼子尖兵,機槍壓制射擊。”
他話音剛落,就聽到身后傳來一聲清脆的槍響,緊接著遠處的樹上,一團黑影應聲落地,像是被折斷的樹枝。
排長轉頭一看,正是排里槍法最好的林來生,他手中的m70狩獵步槍槍口還微微冒著熱氣。
“好槍法啊,來生。”排長表揚了一句,就趕快俯下身去查看那中彈士兵的情況。
他先是掏出那士兵身上隨身攜帶的三角巾幫他按壓住傷口,接著大喊:“醫務兵呢?有人中槍了,快來。”
很快,為了防止鬼子故意攻擊醫務兵,而只在胸口處繡了一個很小的紅十字的醫務兵就趕了過來。
他粗略地看了一眼,隨即松了口氣,冷靜地說道:“運氣不錯,只是肩胛骨碎了。如果子彈再偏一點,打中脖子上的動脈或神經,那就真是沒命了。”
看著被后送的士兵,排長和林來生趕快跟上了大部隊前進的步伐。
在被獨立團炮火洗禮過后的鬼子陣地上,空氣中彌漫著蛋白質焦灼與硝煙嗆人的味道。
戰壕中,幾個傷痕累累、滿臉血污的鬼子炮兵,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朝著那被炸得歪斜的九四式37mm速射炮(圖)走去。
他們肩并肩,仿佛沒有感知到身上的傷口依舊在流血,只是拼盡全力喊著號子:“一、二,推啊,敵人的戰車要沖進來了...”
隨著鬼子們四肢的用力,九四式速射炮終于被推到了一個彈坑中,只露出了冰冷的炮口。
這款小巧卻充滿了殺機的九四式37mm速射炮,仿自漢斯國的kwk36型37mm反坦克炮,是鬼子少數專門用來對抗裝甲載具的武器。
這款小炮自重只有330kg,發射重670g的穿甲榴彈時有效射程達2800m。在早期戰爭中擊毀了不少乾國的ii號、維克斯6噸、t-26輕型坦克。
不過由于鬼子陸軍習慣性的摳摳搜搜,不允許在制造穿甲榴彈的合金鋼中添加鎳與鉻這兩種稀有金屬,導致37mm的碳鋼彈體穿甲榴彈的穿甲性能在42年這個時間節點變的捉急起來。
在1000m這個常規反坦克作戰距離上只能擊穿30mm的垂直勻質鋼裝甲,500m則能達到40mm的穿深,0m的極限穿深則是54mm。(數據是戰后白鷹用自家鋼板測試的)
相對應的,此時各國主力坦克的正面裝甲抗穿性能都已經在50mm以上了,鬼子的這款主力反坦克炮迅速淪為了‘糖豆發射器’。
盡管鬼子陸軍迅速研發了穿深更佳新款的一式47mm速射炮,但由于產能不足,這種新銳火炮只能優先供給九七改中戰車使用,鬼子的步兵還是只能使用九四式37mm速射炮這種老貨。
鬼子陣地600米外,瑪蒂爾達坦克猶如龐然大物般緩緩逼近,發動機高速運轉發出的低沉轟鳴聲即便是陣地上的鬼子也能聽到。
那黑洞洞的40mm主炮炮口就像死亡的預兆,正對著鬼子的戰壕一步步靠近。
鬼子炮長緊緊握著雙筒望遠鏡,他的左眼已經被碎片炸得血肉模糊,唯有右眼死死地盯住遠方那讓人膽寒的坦克群。
“敵戰車六輛,距離600米,逼近中...”他大聲叫喊著,聲音中透著一股瘋狂與絕望的混合。
“穿甲爆破彈一發,裝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