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新鮮的雞鴨魚肉與酒水流水一般的端到了桌子上,吃著這些色香味俱全的飯菜,譚志杰哪里還不知道為何收容處缺少糧食與物資收容潰兵和傷號了。
酒足飯飽之后,收容處處長夏功與譚志杰談起了正事。
“鬼子的九五式輕戰車、九二式步兵炮、各種輕重機槍擲彈筒你們都舍得賣?”處長夏功拿著手中的清單,與副處長對視了一眼后,驚訝的問道。
此時主力國軍在獲得白鷹援助后其實并不缺少武器,但是各種鬼子的武器裝備在黑市上依舊有著很高的價格,為何?
聰明的讀者一定想到了這些武器的妙用。
沒錯,雖然戰報上“大捷”到處都是,但是國防部也不是傻子,還是會派人下去視察的。
有了這些鬼子武器再給特派員們備上一份‘土特產’,“大捷”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功勞,接下來便可順利升官。
熟知這些‘國軍小技巧’的夏功哪里還坐得住,他舔著臉直接問道:“不知譚上校需要些什么?糧食?消炎藥?現大洋?”
“我們師座交代,此次交易只要人。一支鬼子的九九式步槍換2名有一年以上服役經歷的老兵。其他武器依次提高兌換比例。”
“好說,我這收容處下邊,別的沒有,就是能扛槍的大頭兵足夠多。”
“不光是扛過步槍的,我們更需要機槍正副射手,打過迫擊炮、山野炮的,開過卡車的有一技之長的老兵。凡是這種兵,一個頂3到10個普通老兵的價格。”譚志杰趁熱打鐵的說。
“那咱們合作愉快。”處長夏功伸出胖胖的手和譚志杰握了握。
想到自己有了這筆‘軍火’再加上小金庫內留存的資金,一番運作下屁股下的位置也該動一動了,夏功不禁喜笑顏開。
另一面,秘書張廣松作為張弛的族侄找到了城內的張氏布莊和國內這一支張家接上了線。
通過張廣松特意攜帶的電臺,張弛終于幾經輾轉和遠在廣府的自家便宜老爹聯系上了。
得知自己的好大兒果真在軍中闖出了一番事業,便宜老爹張學義當機立斷、拿出全部家產全面支持張弛的事業。(不拿出來,過幾年就被金圓券搜刮光了)
于是張廣松就代表張弛拿著他家里的錢開始了在春城的工作。
他先是購買了幾處城外的荒地作為接下來接收老兵的臨時收容站。
接著便打聽起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的消息。
自從滇緬公路斷絕,3000多人的南僑機工隊便失去了工作,隨著8月中緬運輸局的撤銷,華僑運輸先鋒隊一大隊隨之解體。
不做人的白黨當然無法為機工們的復員問題負責,于是他們便將機工們作遣散處理,讓其自謀出路。
同時,南洋淪陷,海外的資助也斷了,淪落在街頭的機工們生活無著,成了一群真正的難民。
張廣松此次前來的一大重要任務就是替張弛救這支汽車司機和維修工人組成的機工隊脫離苦海,拐他們回勃固根據地。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