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惱羞成怒的寺內壽一只能把一切的問題都歸咎于張弛,寄希望于通過消滅張弛的部隊徹底肅清勃固的抵抗力量。
(白鷹后來在兩河流域也是這么想的,以為打死最大的抵抗頭頭就能萬事大吉,最后...)
于是‘三路圍攻’計劃倉促上馬。
時間回到12月初的時候,寺內壽一的三路圍攻計劃在昭和參謀們一番協作下逐漸成型。
由于一直以來張弛巧妙地將212師部隊化整為零,對周圍的鬼子各部進行機動襲擊。
鬼子完全無法深入到他的控制區,難以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同時,在張弛的授意下,當地僑民、北逃的難民、從滇省西逃的難民等大量人口在9到12月內迅速擴張,目前整個克撳邦的土地幾乎都被乾國僑民所占據。
這導致鬼子即便想找幾個土人做‘帶路黨’都找不到,使鬼子在克撳邦陷入了極度的情報黑暗中。
最終,整個克撳邦地區在鬼子的地圖上都陷入了“戰爭迷霧”中。
與之相反,整個克撳邦境內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傳往212師指揮部,這為張弛接下來的作戰提供了大量便利。
為了破解這種困局,鬼子進行了幾次空中偵查。
然而多架鬼子偵察機被212師航空隊的p-40和f4u擊落,屢屢受挫。
在這種無奈的局面下,缺少情報支持的昭和參謀們只能制定一個較為保守的作戰計劃。
連212師主力駐地在哪都不清楚的他們只能設計了一個以“多點散開、壓縮空間”為核心的圍攻計劃。
試圖通過分散多路圍攻,逐步擠壓張弛部隊的活動空間,尋找其主力部隊的蹤跡,進而發動決戰。
“以上,就是鬼子的作戰思路。非常傳統的多路圍攻,意圖通過主力會戰來一舉解決問題。事實上,他們這套戰術與之前在乾國內的幾次會戰并無二致。”
寬敞的作戰會議廳內此刻充滿了凝重的氣氛,師參謀長譚志杰站在掛滿地圖的講臺前,手中教鞭指向地圖的幾個標注點。
臺下的營級以上軍官們無一例外地正襟危坐,每一雙眼睛都緊緊盯著地圖和譚志杰手中揮動的教鞭,神情專注地聽著參謀長講解。
“根據可靠情報,此次出動的敵軍共有第15、33、56三個師團。”譚志杰聲音稍微抬高了一些,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需要特別留意的是,這些都是扶桑的三單位制師團,麾下各只有3個步兵聯隊。”
“不過,第15和第56師團都只出動了一個步兵聯隊及配屬部隊。敵人的主力則是從新平洋出發的第33師團的2步兵聯隊和其配屬的第15軍下轄的戰車第14聯隊。”
講到這里,譚志杰停頓了一下,掃視了一圈臺下的軍官。
4個鬼子步兵聯隊及配屬的炮兵、工兵、后勤、醫療、戰車單位,這毫無疑問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每個人的表情都逐漸繃緊了些,有人緊握著雙拳,有人低頭思索。
那些數字和部隊名號,在他們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即將到來的嚴峻戰局。
“敵人的總兵力大概在2萬人左右。(戰兵1萬5,剩下都是支援單位)”譚志杰繼續說,聲音中帶著一絲緊迫感,“而我們新編的212師目前的總兵力約為1萬5千余人,兵力上略有劣勢。”
一陣陣低聲的耳語從臺下傳來,軍官們微微皺眉,顯然對于兵力的差距感到擔憂。
見狀,譚志杰的教鞭在地圖上一劃,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被再次集中起來。
“然而。”譚志杰的話音突然轉向,“敵人的2萬大軍就像撒胡椒面一般,平攤在西、西南、東南三個方向,完全沒有擰成一股繩。這正好給了我們逐個擊破的機會。”
他的語氣堅定了起來,給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帶來了某種莫名的振奮感。
“因此。”他稍微停頓,掃視了一圈,仿佛在確認每個軍官是否都在認真聆聽,“我們將根據敵人的進攻路線作出如下部署...”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