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前方開路部隊的指揮官,江原少佐通過自己的‘直感’敏銳察覺到了情況似乎不妙。
與那些只知向前猛沖的同僚軍官們不同,他更加深諳戰爭中的細微變化,總能捕捉到敵人可能設置的陷阱。
這一次,面對附近出現的敵人小股部隊的零星騷擾,他依舊選擇謹慎行事。
他沒有繼續盲目的前進,而是果斷占據了公路旁一處無名的小高地,等待后方聯隊主力。
這處無名的小高地在地圖上只標注了高度——33米,因此又稱為三三高地。
沒有了空中的九八直協機的偵查,江原大隊又回歸了靠肉眼偵查的境地,部隊的態勢感知范圍大大縮小。
這導致齊泉派出的2團一個連的尖兵部隊和一個排4輛m4a3(105)中型坦克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逼近了鬼子的陣地2km的范圍。
“鬼子提前占領了小高地,媽的,這小鬼子鬼精鬼精的。”
2團1營1連的連長黃永勝透過望遠鏡看到高地上的鬼子部隊時,不禁罵了一句。
發現鬼子除了在公路上擺了幾百人外,還提前占領了公路附近的制高點三三高地,他沒有選擇直接出擊,立而是先用無線電向上級報告情況。
對于鬼子可能會提前占據附近制高點這件事,齊泉早有心理準備。
畢竟,歷史的教訓總讓人銘記在心。
在經歷了平型關戰役中老爺廟高地被奪取,千余鬼子被擠在溝里打的教訓后,鬼子肯定不會再忘記制高點的重要性。
而且選定的作戰區域中,這附近類似三三高地這樣的制高點有很多,因此齊泉直接下令:
“先試探著打一打,現在我軍坦克、火炮齊備,天上也沒有鬼子的飛機,不應對進攻高地抱有畏難情緒。”
后方新望萍村基地指揮部內,剛剛官升一級,成為中校的盟軍特派員詹姆士神情凝重地盯著地圖。
他剛接到張弛發來的戰情電報,此刻腦海里充斥著疑慮與不安。
作為一名沒有指揮權力,只有建議權與知情權的特派員,詹姆士只能留守后方一個人干著急。
“以1.2比1的兵力比圍殲一支加強了山炮、工兵、坦克的鬼子步兵聯隊?”
“真的能做到嗎?”詹姆士喃喃自語,額頭上不自覺地冒出了冷汗。
作為一名從西點軍校畢業的傳統白鷹軍人,詹姆士盡管還沒通過《孫子兵法》學到那句經典的“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的軍事哲學。
但是他依舊覺得此次張弛派出一個步兵團加一個裝甲營就敢圍攻鬼子一個聯隊的做法過于大膽而激進。
看看那些國軍在之前幾年中正面戰場上的大規模會戰中的表現吧。
集結了3比1甚至5比1兵力優勢的國軍除了少數幾場慘勝外,更多時候都是在節節敗退啊!
盡管詹姆士本人是親眼見證了之前張弛帶領獨立團發動多次突襲,成建制吃掉鬼子大隊的壯舉的,但是這次可是聯隊、甚至師團級別的大規模作戰。
張弛還能一如既往的取得勝利嗎?
詹姆士心里始終懸著一塊大石。
他作為成立才三個月的新編212師的師長不選擇穩妥的借助陣地節節抵抗,反而選擇主動出擊,是否過于冒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