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白天,1、2兩個步兵縱隊繼續從東西兩個方向猛攻密支那城。
“鬼子撤退啦!”一位少尉連長興奮地歡呼著,帶領著自己的連將鬼子全部趕出了陣地。
“轟、轟、轟”加強給他們連的4輛的m4a3(105)也對著撤退的鬼子后背連連開火,用105mm高爆彈和車頂的12.7mm重機槍歡送他們。
拎著步槍跑路的鬼子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奪路狂奔。
然而終究人是跑不過子彈和彈片的。
逃走的二十幾個鬼子多數都被打倒,只有零星幾人借著地勢成功逃走。
“檢查陣地,別被鬼子埋雷給陰了。遇到鬼子尸體記得補槍,可別被裝死的鬼子給帶走了。”少尉連長指揮著眾人迅速進入鬼子的陣地。
突然,“嗖、嗖!”的炮彈劃過空氣的尖嘯聲傳來。
“鬼子重炮,注意隱蔽!”連長立刻臥倒。
“轟、轟!”
只有兩發炮彈落下,兩聲巨響過后,一切恢復如常。
“娘的,鬼子炮兵也就這點能耐了。”連長吐出嘴里的沙子,拍拍衣服站了起來,“沒死的吱個聲,咱們繼續。”
由于天上一直有帶著炮縱炮管小組的b-25在盤旋,松山祐三的重炮只要開炮就會被天上的眼睛發現炮兵陣地,然后呼叫炮縱的155火炮反擊。
在又丟失了十幾門100mm以上重炮后,松山祐三不得不下令將重炮部隊全部拆分為1、2門火炮的小組,分散布置,每次支援只有零星重炮開火,即便被炮火反制,損失也不會太大。
這種辦法雖然顯著減少了重炮的損失,但一次幾發100mm以上炮彈的炮火支援顯然過于軟弱無力,松山祐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片又一片陣地被張弛的部隊奪走。
“喂,什么?零七九高地拿下了?好,你們堅持住,我這就讓3營的預備隊上去。”
“什么?再要十箱12.7的子彈?十箱沒有,最多給你1箱。”
“需要團部82迫擊炮連的支援?我這就給你轉接電話。”
眾多參謀來來回回,回應著前線各種電話和無線電,亂中有序。
當張弛帶著齊泉走進1縱2團團部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就是這樣一副繁忙景象。
“司令官,縱隊長。你們怎么來了?”2團團長立刻上前立正敬禮,“這里危險,還在鬼子的重炮射擊范圍內,兩位長官還是請回吧。”
不來不行啊。
一個只會貓在后方的將軍是不可能贏得勝利的。
無論漢斯的隆美爾、毛熊的羅科索夫,名將們常常要親臨一線視察,才能獲得第一手的信息,把握戰場態勢。
畢竟大本營戰報又不是鬼子專屬的特長,底下部隊發上來的報告經過層層轉發,由于各種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往往失真。
現在是自己的部隊第一次進攻大城市的關鍵時刻,張弛自然要冒點風險親臨一線指揮所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