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比起對白黨的幾十個師的武器裝備,5億刀以上的低息貸款,白鷹對張弛目前的支持可以說是九牛一毛了。
不過當又一筆以密支那城南方翡翠礦和石油田為抵押的5000萬刀貸款與10個輕型步兵師裝備的武器援助從白鷹手里露出來的時候,張弛還是很高興的。
隨著又一輪的大規模征兵,張弛也實現了自己之前的承諾,以2個農墾團和2個步兵縱隊中抽調的老兵為骨干,建立兩個新的師級步兵縱隊,同時在額外建立10個農墾團和3個鐵道建設團。
就這樣一邊擴軍,一邊大興土木。
在奪取克撳邦全境,又有大筆資金和從乾國大量招募工人與技術人員后,三年計劃開始高速展開。
除了建設新的密支那市之外,張弛最優先的建設的便是鋼鐵工業、炸藥與化肥業與機械制造業。
同時,大筆的刀樂撒下去后,青霉素產線和半導體產線也迅速在變成大工地的密支那城內建立起來。
雖然硅晶體管的制備由于工人們對硅的提煉還不熟練而無法快速投產,但青霉素產線卻在火電廠和配套的無菌玻璃瓶產線到位后,迅速生產出了第一批仿‘輝瑞牌’青霉素。
沒錯,為了防止被白鷹的藥業大亨們找上門來,張弛不僅每次只小批量出貨,還特意將生產出來的青霉素貼上了幾大白鷹藥業的牌子,偽裝成軍援物資售賣。
當然,地處南洋,造船業這個關乎命脈的產業張弛也不能落下。
與那些專門制造大型戰艦的靠海造船廠不同,張弛準備先學習毛熊的高爾基造船廠建立一個沿江船廠。
地處內陸的高爾基造船廠的5000噸以下艦船在造好后,可以沿著伏爾加河直接航行到波羅的海、黑海、亞速海,這與張弛當下的面對的地理環境很像。
張弛初步規劃的伊洛瓦底江第一造船廠一期工程將擁有2座3000噸級干船塢和3座1000噸級干船塢。
在造船廠一期工程的建設圖紙緊張繪制的過程中,張弛就已經開始物色造船業人員了。
張弛很清楚,若是自己要制造萬噸巨輪,那抱歉,民國就沒幾號有建造萬噸輪經驗的人才。
但若是自己只想造造百來噸的炮艇、快艇,數百噸的獵潛艇、重炮艦,上千噸的驅逐艦,那民國有經驗的人才還真不少。
以位于滬上的江南船廠為例,它獨立制造過1500噸的逸仙艦(只能跑12節),各種百噸級的淺水炮艇、魚雷艇、布雷艦、掃雷艇更是造過不少。
這些小型戰艦正好符合張弛目前的‘空潛快’思路,因此他派出人手,走國舅爺的路子前往山城、春城等大城市去尋找那些馬尾船廠、江南船廠等由于被鬼子占領,而失業的造船工人和工程師。
除船廠外,張弛還將原本新望萍基地的海軍學校擴大,一邊兌換了幾名合成人海軍教官,一邊花高薪從白黨那邊挖來了幾位船政學堂和電雷學校的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