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他一直思考著名分問題。
既然已經建立了勃固抗倭委員會,那軍隊自然也不能再用國軍第212師這個名號。
更不用說張廣軍這些南洋本土人也逐漸等不及了。
張弛最終下定決心。
那么就大膽的干吧。
雖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但如今自己麾下海陸空三軍部隊算上新兵已近10萬人,近期更是準備擴編到15萬。
如此一支強軍早已不是樹木而是高山了。
作為巍峨的山峰,怎么還能害怕區區強風呢?
8月24日,經過一番準備,張弛正式宣布成立隸屬于勃固抗倭委員會的安民軍。
麾下海陸空三軍即日起轉而隸屬安民軍序列。
同日,張弛在勃固抗倭委員會的任命下擔任三軍總司令,加上將軍銜。
同時張弛宣布手下各縱隊即日起改組為師,并成立步兵第1軍、步兵第2軍、機械化第9軍三個軍級單位。
座下三大金剛郝猗、齊泉、白明輝都榮升中將軍銜,并擔任軍長職務。
原步兵第1縱隊和第1農墾團擴編為第1師和第3師,并隸屬步兵第1軍。
原步兵第2縱隊和第2農墾團擴編為第2師和第4師,并隸屬步兵第2軍。
原快速縱隊與建設兵團擴編為裝甲第7師和摩托化第11旅,并隸屬裝甲第1軍。
同時張弛又以田產和頭三年免稅為誘惑,加大了從乾國國內移民的進程,并用青霉素、大米、面粉、肉罐頭等物資作為交換條件,在春城、山城等地展開大規模征兵。
對于張弛公然‘自立為王’的操作,白黨高層出奇的安靜。
一方面,在獲得白鷹和約翰人的貸款前,抗戰中的國府的主要經濟收入就是海外僑民的捐款,其中大頭就是南洋僑民和白鷹僑民出的錢。
現在張弛成立安民軍,安的自然是南洋所有的乾人,白黨自然不會阻攔,否則就是在和金主爸爸過不去。
另一方面,石油、青霉素、武器、糧食,張弛早就用各種各樣的生意把不少人拉到了自己一邊,他們甚至為張弛的移民和征兵大開后門,自然更不愿意阻攔,否則不是平白交惡張弛這個大金主嘛。
就連何部長和陳軍長這兩位老資格都松了一口氣,畢竟白黨內的山頭已經夠多了。現在張弛這條過江龍主動跳了出去,毫無疑問可能威脅他們地位的人又少了一個。
于是兩條坐地虎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方身上,開始了互相傾軋。
眼下斗了多年的二人之間就有一個巨大矛盾——陳軍長雖然被任命為滇省遠征軍的總指揮,但其麾下的第8軍、第71軍卻是何部長的嫡系。
兩軍進攻松山要塞損兵折將后立刻怨聲載道,明里暗里指責對方是打擊報復。
將帥不合,兩人又把官司打到了最上邊,導致最上邊動了換比較能打的衛俊茹,去指揮遠征軍的心思。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