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這片表面繁花似錦的交口稱贊中,也有潛藏的不和諧聲音暗涌。
一家新約克的小報用刺眼的大標題登出了一篇文章:
《合眾國的盟友身價過億,天量財富來路不明,民眾要求徹查》
看著情報部門發來的報告,張弛端著茶杯,眉頭微皺。
單是標題,便已赤裸裸地指向他,暗示其財富來源涉嫌通過“鷹援”及其他不正當手段變現。
“有趣。”張弛放下茶杯,語氣冷然。
對這種挑釁,他向來奉行的是“重拳出擊”的原則。
不然他這么些年,花了這么多錢,在白鷹當地培養了這么多公司,在五角大樓內外養了那么多人脈不就白干了?
張弛抬眼看向身邊的金熙燦,語氣冰冷而堅定:“去辦了。”
后者作為一位花費50kg黃金,從系統中兌換的高級情報型合成人,目前正在張弛手下擔任中央情報司的司長,掌控著內部監察權力和白鷹方面的所有合成人間諜。
身穿一身黑色西裝,不茍言笑的金熙燦立刻點頭去安排去了。
隨后,一連串事件仿佛是自然巧合,又似精心編排。
幾天后,那位撰寫報道的記者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醉醺醺地行走在布魯克林大橋上,竟然“失足”跌入冰冷的河水中,成為第二天當地新聞里的一則短訊。
緊接著,負責的編輯下班途中遭遇“突發搶劫案”,身中五刀一槍,雖僥幸活命,卻落得終生臥床的結局。
戰爭年代,當地警局一切從快,迅速結案,讓大洋對岸通過電報得知一切的張弛對于白鷹人的辦事效率刮目相看。
當地報社和新聞機構則收到了一個潛在警告:有些人是不能輕易招惹的。
與此同時,張弛在輿論場迅速展開反擊戰。
他名下的南華系公司成為焦點,幾家主流媒體競相報道這些公司如何憑借合法的貸款、優越的經營模式和前瞻性的投資布局取得成功。
他的故事從一位奮戰在前線的將領轉變為一位“商業奇才”,讓無數白鷹民眾對這位合眾國的盟友刮目相看。
至于那些關于倒賣軍火、青霉素、成品油,以及用勃固資源抵押貸款開公司的傳聞?自然被媒體一致歸為“無稽之談”——fakenews!
張大帥不僅戰場上打鬼子打的好,私下里的商業投資也是一絕,怎么,你不服氣?
作為穿越者,張弛對于白鷹輿論場這一套可是太懂了——誰套的票子多,誰的嗓門就大。
只要不是和羅大統領對著干,目前舍得掏錢的張弛就是無敵的,少量人不服氣也只能憋著。
在金錢和輿論的聯合攻勢下,這場小報挑起的風波迅速平息,而張弛的名聲非但未受損,反而更加響亮。
而張弛的這一系列做法,也讓一直在觀察他的羅大統領打消了疑慮——就這么個黑心的大亨,除了手里多了軍隊,和白鷹的大亨們如出一轍,根本不可能跑去毛熊那邊的紅色陣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