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內,在通過電報和張弛激烈的交換了幾輪意見之后,坐立難安的史蒂文森突然意識到什么。
和麥煙斗這位真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貴族’相比,史蒂文森身上的軍人氣質無疑更純正一些。
論家世,前者在大明就是京營子弟、勛貴后代;在大清就是老正鷹旗鐵帽子王,他這輩子的苦都在他阿瑪跟著林肯大統領打南北戰爭的時候吃完了。
于是麥煙斗靠著家世輕松當上了呂宋總督,對于人情世故這些,輕松拿捏。
與之相比史蒂文森全靠自己努力,也因此相比人情世故,他滿腦子只有一個信念——打贏戰爭。
不過當然,史蒂文森的專注不意味著他是個傻瓜,當焦急感褪去,聰明的智商自然又占領了高地。
意識到自己的要求是有多么的不近人情之后,史蒂文森立刻手寫了一封致歉信讓電報員轉譯后發給張弛,一邊表達自己的歉意,一邊預祝對方在與暹羅軍隊的戰斗中取得勝利。
(史蒂文森還以為是暹羅軍隊先發起的進攻)
意識到自己的混賬后,如果不是乾國戰事實在緊急,史蒂文森甚至準備直接飛往勃固向張弛道歉。
畢竟和山城這些油鹽不進的白黨大員們相比,史蒂文森覺得還是又能打又相對聽命令的張弛更加可愛一些。
至少后者被逼急了的時候不會用撂挑子投降鬼子做威脅。
(真事,歷史上面對史蒂文森用斷絕鷹援威脅的白黨,直接用直接投降鬼子反威脅,最終靠這招逼迫羅大統領在44年10月調走史蒂文森,換上了魏德邁,后者不謀求任何指揮權,只管居中協調)
此時史蒂文森與白黨高層爆發了嚴重的矛盾,一方面他與最高領袖個人性格不合,互相瞧不上對方;另一方面,史蒂文森眼見白黨只想拖延,不愿與鬼子正面作戰,只想坐享其成,于是開始謀求絕對指揮權,要逼著白黨出擊。
在與張弛經過連續的多封電報后,史蒂文森也意識到,自己如今與白黨高層水火不容的態勢,就是在逼迫身后的羅大統領進行二選一,而毫無疑問,和維持乾國繼續留在盟軍陣營相比,他史蒂文森哪怕是四星上將,也是可以犧牲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那大家一起擺爛吧。
獨自一人站立原地的史蒂文森此刻突然覺得一切豁然開朗,與其把張弛拉來和自己一起跳糞坑,不如大家一起跳出去算了。
他也想清楚了,豫中戰役的大潰敗固然對于擔任戰區司令的自己、對于主張援助乾國的羅大統領是狠狠一記打臉。
但同樣處于盟軍體系之下的張弛在東南亞的大獲全勝,則顯著削弱了這種挫敗感。
那與其指望白黨各部齊心協力,在乾國大陸上發起反擊,不如去指望現在一直打的很好的張弛在東南亞,對鬼子的側翼繼續發起進攻呢。
至于豫中戰場,還有接下來的長衡戰場,算球了,該咋地咋地吧
畢竟白黨就是再怎么收縮,再怎么保存實力,等到鬼子打到柳桂地區,威脅史蒂文森公路這條盟軍物資主要入口,生命大動脈的時候,總該拼死一搏了吧?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