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的機會這不就來了?
而傅正陽作為少有的有對海戰績的艦長,受嘉獎升遷不是板上釘釘的?
所有人立刻向傅正陽投以羨慕的目光。
傅正陽也很得意,36年底的時候,他本是剛入學民國海軍電雷學校的學員。
沒想到隨著鬼子迅速侵占沿海,電雷學校沒了,電雷系大佬歐陽格也由于派系傾軋被斃了,傅正陽堂堂的一個正規科班生反倒成了無業游民。
還好他的授業恩師游鴻軒接到了張弛的邀請,入職了安民軍海軍,又當教官又當艦長。
他這個輟學分子自然很快就跑來投奔恩師了,沒想到在缺乏人才的安民軍,他這個只在電雷學校學了一年多的輟學分子,反倒成了前輩。
現在眼瞅著他不僅是同齡人中第一批當上實權艦長的,也將是第一批當上主力艦艦長的人,他能不自豪嗎?
至于傅正陽為什么會認為2000噸級的驅逐艦就是主力艦?
當然是因為從民國時代開始,寧海級才2500噸,逸仙級1500噸,剩下很多船干脆在千噸以下。
至于傅正陽之前就讀的電雷學校畢業生組成的雷擊部隊?
他們的主力是漢斯進口的80噸級的s7型魚雷艇,更慘啊。
至于巡洋艦,甚至更大型的戰列艦與航空母艦?
除了天天喊著要大建10條航空母艦的閩系老大、海軍陳部長,多數華夏海軍人還不真敢奢望。
畢竟那可是真正的大國重器,自從定鎮二艦之后,他們這些海軍人就再也沒有見過‘大船’了。
而且隨著張弛偶爾到海軍學校去客串講課,安民軍海軍的眾多軍官也逐漸回過味來。
似乎自家老大是個不折不扣的航母派?完全看不上戰列艦、重巡洋艦這些巨艦大炮的家伙,而是鐘情于航空母艦和更加靈活的輕巡洋艦?
此時在座的海軍軍官們聽到白明輝的‘小道消息’后,臉上都洋溢著渴望。
而那些陸軍軍官們則撇了撇嘴,在他們眼里,海軍終究就是陸軍‘老大哥’的配套設施,任務就是把陸軍送上岸,然后提供火力支援。
白明輝站在上首,卻是笑而不語。
張弛讓自家族侄張廣軍掛中將銜,執掌安民軍海軍這步棋給出的信號他很清楚,一切就是為了平衡。
以南洋的特殊環境,海軍終究會成長到和陸軍分庭抗禮的程度,他現在賣個好,就是為了多結善緣。
消滅鬼子第15軍,強占吉大港,秘密運送那批數十噸的黃金回去,確實都是功勞,但白明輝覺得和郝猗一路打進別國首都的成績相比,似乎又沒那么亮眼了。
于是白明輝再次端起酒杯,開始和在座的各位艦長拉關系。
畢竟他接下來想要繼續獲得戰功,就要向南進攻蘇門答臘島了。
到時候無論是艦炮支援還是后勤補給都得仰仗這些海軍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