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支那南郊,伊洛瓦底江邊的一座龐大的工業園區內,大型機械的轟鳴聲不絕于耳,空氣中彌漫著機油與燒炭的味道。
這是張弛麾下的南華工業體系中的伊洛瓦底江第一造船廠(籌辦見164章),廠區最開始只是個簡單的修船基地,而如今在大量意大利工程師的努力下,這里已經能生產數百噸級別的登陸艇和千噸級別的民用運輸船只。
其中下水的新船可以沿著貫通勃固南北的第一大江,伊洛瓦底江直接開到入海口,進入安達曼海,因此哪怕地處內陸,交通也很是方便。
在張弛看來,這伊洛瓦底江就好像是豎過來的長江,貫通勃固境內多座主要城市,江上運輸肯定是要大力發展的。
此時在廠區的一間工程會議室里,幾個意呆人圍坐在一張巨大的方桌前,手里拿著剛買來的《南華早報》,上面的大標題赫然寫著:
“吉大港大捷!安民軍擊敗約翰陸軍,俘敵數萬!”
“媽的,這真是個有意思的世界。”頭發中已經見白的安東尼奧·里瓦皺著眉頭,晃了晃手中的報紙。
他原本是意大利安薩爾多造船廠的造船總工,如今卻成了這里的高級技術顧問。
他身上穿著妻子為他熨燙妥帖的西裝,由于原來職位最高,經驗最豐富,年齡也最大,所以他儼然成為了在伊洛瓦底江第一造船廠內,所有意呆工程師的頭頭。
和通常意義上散漫的意呆人不同,安東尼奧不僅辦事認真負責,而且刻板的像個漢斯。
他身旁的同事路易吉·費拉拉則端著一杯黑咖啡,他是專精船舶動力的工程師,此時嘴角還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
“看看這數據,7比129,擊落了129架飛機?他們當記者的不怕吹得太過分嗎?”安東尼奧搖搖頭,把報紙攤在桌上,用手指點了點頭版上的戰報數據,半信半疑。
當初戰爭前期,國內墨大屁股的喉舌也是這么鼓吹的,說意呆軍隊在北阿非卡取得了多么大的戰果。
結果到頭來,戰績都是盟友沙漠之狐的阿非卡軍團打下來的,意呆軍隊反而是被一頓胖揍的那個。
現在連墨大屁股本人都成了希兒手里的傀儡嘍。
“也許吧...”路易吉聳聳肩,吹了吹熱氣騰騰的咖啡,輕輕抿了一口,“但你得承認,安民軍的伙計們確實不是吃素的。”
“那種精神頭怎么說呢,我只在漢斯人的身上見過。”
他們的旁邊,年輕些的朱塞佩·馬蒂亞也湊了過來,這位40多歲的中年人原本是安薩爾多工廠的民用郵輪設計師,剛來緬甸時還不太適應這里的濕熱氣候,如今倒是習慣了。
嘴饞的他尤其喜愛這里的特產,南華農學院培育的最新品種,‘金光一號’大菠蘿。
“我說,你們就沒想過嗎?”馬蒂亞咧嘴笑道,“這群約翰佬可不是三島本土的那些老兵,他們基本上都是殖民地部隊,訓練水平本來就不算高,被安民軍的精銳打敗也不奇怪吧?”
“哦?”安東尼奧挑了挑眉,“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