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來到44年9月11日,西歐戰場的局勢看似正在朝著光明邁進。
作為新一輪戰略反攻的重頭戲,“市場-花園”行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約翰第1空降師已經整裝待發,這支久經沙場的部隊素有“紅魔”之稱,軍容嚴整,號稱“傘落之處,英魂不散”。
他們的目標,是空降至尼德蘭的阿納姆橋頭堡,拿下那座后來被拍成電影的“遙遠的橋”。
而白鷹方面,第82與第101空降師也已經開始進行最后的跳傘演練。這些大兵們嘴上嚷嚷著“去荷蘭摘風車”,卻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從東線抽調來的黨衛軍第9與第10裝甲師。
與此同時,地面部隊也沒閑著。負責“花園”部分地面推進的,是約翰牛著名的第30軍,這支部隊在名將蒙哥馬利的指揮下,準備一路北上,直插埃因霍溫、奈梅亨、阿納姆三座關鍵橋梁,試圖打通一條通向漢斯魯爾工業區的高速通道。
蒙哥馬利心中早已打好了算盤,若是這條“陸地高速”成功建立,他將搶在巴頓前頭,風風光光第一個踏進漢斯本土,坐實“不列顛第一將”乃至“盟軍第一將”的頭銜。
當然,張弛知道,這個計劃后來因多種原因未能如愿完成。
按照約翰人是事后總結,問題在于:橋太遠,敵太多,天氣太壞,盟友不配合,情報不充分
東線方向,巴格拉季昂行動圓滿完成,毛子開始準備發動??波羅的海沿岸戰役??,徹底切斷漢斯北方集團軍群與本土聯系。
看起來漢斯已經要滅亡了,部分樂觀的白鷹評論家甚至喊出了‘在圣誕節之前抓住希兒,絞死這個大魔頭’的口號。
不過張弛卻知道,看似已經頹勢盡顯的漢斯實際上還有的掙扎呢。
大洋戰場上,白鷹海軍開始準備進攻帕勞群島,奪取佩萊利烏島的機場,為接下來的進攻呂宋島戰役理清側翼。
歷史上這場戰役中,鬼子指揮官中川州男放棄灘頭防御,依托洞穴和坑道頑抗。白鷹陸戰隊陸戰隊投入兵力約1.8萬人,以1.1萬人傷亡的代價,消滅了鬼子1.07萬人。
此戰中,幾乎每三個白鷹大兵中就有兩人倒下。
鬼子拼死防守之下的殺傷力初步讓白鷹上層開了大眼,后續硫磺島、沖繩戰役再一打,最終搞的白鷹上層顧忌傷亡,完全不敢登陸鬼子本島了。
不過當下,白鷹海軍和麥大帥的主要目標還是奪回呂宋島這個前殖民地,徹底打破鬼子的‘絕對國防圈’,為進攻本土做準備。
麥大帥此時正摩拳擦掌,準備兌現那句著名的“ishallreturn”。
因而張弛提出的由安民軍執行兩棲登陸的計劃也得到了白鷹官方的支持。
“這是一把手術刀。”張弛對史蒂文森將軍如是說,“從側翼剖開敵人的肋骨,讓他們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
這份由史蒂文森將軍代為呈交的計劃中,安民軍的陸戰隊將從側翼登陸馬來半島西側,進而奇襲奪下獅城,控制馬六甲海峽,完美分割東南亞的鬼子駐軍,令安南、呂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等地的鬼子無法互相聯系支援。
按照計劃,登陸日期最終定在了9月16日。
朝陽透過玻璃灑在密支那軍政大樓的走廊上,也灑在柳秘書一身剪裁得體的灰綠色旗袍上,熨帖的布料勾勒出她玲瓏的身段,再配上今日刻意描畫過的眉眼,端的是風姿綽約、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