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云密布,細雨如絲,南洋少見的涼意從馬六甲海峽吹來,掠過被戰火撕裂的街巷與焦土,掠過戰壕與機槍陣地,掠過安民軍第1陸戰團團部上空那面掛得高高的鐵血‘華’字軍旗。
廣播兵打開無線電接收裝置,天線高高豎起,這一整套裝置將通過連接的電線,將接收的模擬電信號轉化為聲音,通過電喇叭播放出去。
無論前線還是后方,無數這樣的裝置被打開,無數電喇叭高高掛起,確保能把聲音傳播到安民軍的每一處陣地上。
遠方的仰光城內,張弛站新建的廣播大樓的在一間廣播室內,身著筆挺的灰綠色軍服,神情嚴峻,他從來都是個感性的人,但不會濫情。
而今天,是中秋節,他知道,數萬雙耳朵正在等待他的聲音。
他拿起話筒,嗓音略帶一絲低沉,卻清晰有力:
“各位弟兄姐妹,各位在前線奮戰的將士同志們,我是張弛。”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按理說,這一天本該是全家人圍坐一桌、吃月餅、賞月、團圓的日子。但此時此刻,我們不少兄弟,卻肩扛鋼槍,面對著敵人,守著壕溝,蹲在戰位上。”
通過無線電信號,張弛的聲音傳入陣地上每一個士兵的耳朵里,傳入坦克中的裝甲兵的耳朵里,傳入天空中飛行員的耳朵里,傳入海上航行的軍艦上水兵的耳朵里
“這些兄弟,我知道,你們想家。你們惦記著家里的老娘、媳婦、孩子,說不定還有家里的那口豬圈,那十幾畝水田。也許有的兄弟今晚連個月餅都吃不上,有的軍官為了不讓新兵哭鼻子,把自己的香煙和巧克力讓了出去....這些我都知道。”
他頓了頓,話筒那頭的雜音仿佛也隨之靜默。
“我也知道,這仗一打下去,今晚,就可能會有一些人——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家人了。再也沒有機會和親人團圓了。你們的家庭可能將失去一個好兒子、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
“可弟兄們,我們為什么打這場仗?為什么放棄團圓、告別親人、流血犧牲?”
“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我們的下一代,不再跪著唱東洋歌,不再被抓去做勞工,不再被欺負,不用再因為吃一口大米都要被拉去打靶!”
“你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獅城總督府,土肥原賢二正在那里龜縮,設下重重防線,妄圖做困獸之斗。你們腳下的這塊土地,曾經是約翰人的殖民地,是鬼子的狩獵場...更是無數華人華僑用勤勞的汗水建立的城市!”
“弟兄們,我們打到這兒,已經是最后一步了!就在今天,步兵、炮兵、裝甲兵、飛行員已經全部就位。”
“我不強求你們都做英雄,但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記住:你們身后,是家,是民族,是千千萬萬個等待過中秋、盼望團圓的家庭。為了他們,請大家奮勇殺敵,把鬼子趕得離我們的家、離所有人的家——遠遠的!”
“我講完了。各部即刻進入戰斗狀態,三十分鐘后,全線總攻開始。”
無線電信號一瞬間消失,前線的一處戰壕內,頓時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片刻后,沉默被打破,一位老兵從口袋中掏出口風琴,悄然吹起了一段家鄉小調。
此時此刻,安民軍各師各團、各戰斗指揮所內,所有收音機、步話機、電臺前都傳來一陣陣短暫的沉默。
步兵第3師某團的指揮部掩體內,齊泉一身戎裝,看向面前的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