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阪第4師團為主力的殘余鬼子陸軍基本都龜縮進了寮國、高棉和安南三國。
寮、高二國即便在張弛穿越前的21世紀也是地地道道的窮國,且當地華人并不多,因此張弛并未將其作為接下來的擴張方向,只是派遣小股部隊,偶爾滲透過去,給那里的鬼子和偽軍放放血,繼續積累叢林作戰經驗。
于是隨著獅城近乎被完全解放,東南亞大陸上槍炮聲暫歇,短暫的陷入了沉寂。
“咱們這個人口獲取成本有點太高了。”
首席秘書張廣松的話成功吸引了張弛的注意力,讓后者從辦公桌上的書山文海中抬起頭來。
“剛過去的8月加上9月,咱們登記在冊的新增人口一共是56萬,其中新生兒11萬,剩下45萬全是移民。
排除掉從南洋其他地區逃難來的老華僑,和自己通過邊境口岸過來的,光咱們在民國內安排的人手送來的難民就有40萬出頭。”
張弛笑笑道:“11萬新生兒?這不是好事嘛?”
和后世不同,這年頭華人并不太在乎避孕這個事,一家子生的多的七八個,少的三四個。
南華橡膠廠生產的套套主要還是出口到白鷹賺外匯,安民軍控制地盤上的適齡男女們那真是晚上閑著也是閑著,不如造人。
現在出生的這一批還都是安民軍解放全勃固前懷上的,張弛估計等明年更是會迎來一大波嬰兒潮,至于戰后,和平時期外加高速發展時期,那更是會迎來超級嬰兒潮。
“無論是土人、混血、還是華人,這批新生兒只要教育的好,必然是未來6、70年代大發展的中堅力量...”
張弛對于未來的暢想很好,但眼下,人口比例的改善還是要靠移民,張廣松遞過來一張表格,上邊列出了詳細的各項花費。
實際上,在張弛的授意下,張廣松領銜的行政團隊一共派出了數千名工作人員進入民國,一邊運貨過去販賣,一邊在各處雇傭人手建立轉運營地,用卡車、火車、飛機等各類工具運輸移民前往安民軍控制區域。
尤其是豫省一帶,受災人口近千萬,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正是安民軍的主要移民來源。
然而考慮到地域因素,為防止來自同一個地區的移民抱團,不服管教。張弛特意要求,天南海北的移民都要一些,北方的要、中原的要、西南的也要。
至于傳統的下南洋地區,如閩地、兩廣等地,當地普通百姓、大姓宗族得知安民軍已經徹底站穩腳跟,控制了勃固、暹羅、吉大港地區等地政權后,更是四下串聯,主動拖家帶口遷移過來。
而張廣松所說的人口獲取成本有點高,說的其實主要是收攏、遷移中原、湘、鄂一帶難民的費用,天災人禍之下,這些災民近乎身無分文,一些費用都需要安民軍提供。
張弛細細過后,發現在這張表格上,打點那些當地大員的費用還是小錢。
雇傭當地人手、運輸物資消耗的汽油和卡車里程數、幾十萬移民一路上的人吃馬嚼,這些才是大頭。
即便有運貨北上、販賣商品的利潤進行補貼,平均下來將一個災民運到勃固安置下來,分給其荒地開墾的成本也接近30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