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帶他轉到另一邊,那里放著五枚形態更為奇特的導彈。
眾多白大褂正在如同看西洋鏡一般在圍觀。
它們體型遠小于v-2,細長的彈體中部配有扁平彈翼,尾部還有導流鰭與一個形似火箭噴口的結構,整體造型有點類似長了飛機翅膀的魚雷的奇怪物件(圖)。
“這東西也是導彈嘛?怎么看著比復仇2(v-2)小這么多?而且彈體中部還有飛機翅膀?”一位白大褂奇怪的自言自語道。
另一個白大褂則掏出本子,開始一邊用鉛筆畫草圖臨摹眼前實物,一邊嘀咕:
“這東西...我怎么看著有點像飛機,又有點像魚雷?”
“遙控飛機?我瞅瞅這是個啥。”又有一位精通漢斯語的白大褂,開始翻閱打包而來的各種文件資料。
老高直接開口道:“這是漢斯人的hs-293滑翔制導炸彈,或者按我們新的命名法——空射反艦導彈。”
在漢斯人發明hs-293之時,全世界都還沒有“導彈”這一詞匯。
當時,漢斯科學家將hs-293這款空對艦導彈稱稱之為空中魚雷。
至于v-2彈道導彈則是代號復仇武器-2型,或是叫a-4實驗型火箭。
而在安民軍這里,張弛自然是直接拍板,這些制導武器就命名叫‘導彈’。
而這款hs-293,則是亨舍爾公司在sc-500(500kg重)型普通航空炸彈的基礎上,安裝了輕質合金的彈翼和尾翼,又加裝了無線電指令接收和發射系統,做成的滑翔制導炸彈。
而這批從歐羅巴境內,和v-2彈道導彈一同運來的hs-293實物,則是較新型的hs-293a1型(圖),該彈不僅氣動外形進行了優化,更加接近現代反艦導彈的外形,其尾部之下還加裝了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大幅度提升。
至于那些被黨衛軍的豪斯曼出賣,而同樣落入安民軍手中的制導系統工程師,他們雖然也被押上郵輪送來了仰光,但由于其拒不配合,中央情報司的特工只能先‘熬鷹’了。
實際上,漢斯內部的hs-293此時已經發展到了hs-293d型,在彈體首部加裝了電視攝像頭,用無線電將圖像傳回載機,使轟炸機組可以在惡劣天氣下,一邊觀察彈體前方景象,一邊調整飛行軌跡,對目標軍艦進行攻擊。
“這也叫導彈?我還以為是哪個孩子的風箏被做大了。”
作為戰爭中的應急產物,hs-293的氣動外形自然沒有經過太精細的打磨,整體還保留著sc-500型航空炸彈的外形。
老高擺了擺手,對著眾人道:“別看外形湊合,這東西在比斯開灣可干翻了好幾艘約翰護衛艦。只要沒被無線電干擾命中率能達到四成,比空投魚雷和水平轟炸下的無制導炸彈高出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