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叫成功?”戰情室內,柯蒂斯·李梅盯著作戰簡報,語氣壓得極低,卻帶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他把雪茄往煙灰缸里狠狠一摁,冒著焦油味的煙霧翻騰如云。
他的副手托馬斯·帕沃雷爾少將輕咳了一聲:“目標區域已確認命中,有5座工廠受損,估計產能至少會下降三成。”
“但整座東京的大小工廠還在冒煙,甚至鬼子這幾天把我們炸塌的工廠又維修起來了。
“我們的飛機飛了數千英里,扔下了幾十萬磅炸彈,卻沒炸出什么鬼東西!”李梅的聲音終于提了起來,隨手一揮,將印著黑白偵察照的文件掃落地上。
“我們繞了半個太平洋,辛苦修了好幾座機場,用的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b-29,每架造價接近60萬美元,另外還有無數1000磅炸彈,單枚價格您知道是多少錢嗎?”
副手托馬斯咽了咽口水,不知該怎么回答。彈藥單價什么的,都記在后勤報表上,他堂堂陸軍少將怎么需要知道這些?
李梅搖了搖頭,伸出一根手指:“整整120刀!120刀!小伙子們的基礎月薪才20多刀,一輛威利斯吉普才幾百刀。這么多錢,就被我們這樣扔下去了——結果呢?一場作秀嗎?”
44年的馬里亞納群島,雖被白鷹稱作“太平洋航空母艦”,但這位新上任的第21轟炸機聯隊的司令,顯然對最新的戰果并不滿意。
三個月前,白鷹海軍陸戰隊在血戰中攻克塞班島、提尼安島與關島。
戰后,工兵部隊立刻在這些島上鋪設了長達數千米的跑道,建設了可以容納數百架b-29轟炸機的機場。
現在,白鷹空軍終于在戰略地圖上向小鬼子的首都東京貼近了一大步。
2000公里的直線距離,b-29可以飛去再飛回,甚至還能帶些富裕。
然而問題出在“怎么炸”上。
李梅身材魁梧,臉頰寬闊,雙眼藏在厚厚墨鏡鏡片之后。
這位未來壟斷了整個鬼子本島上下火葬生意的男人,并不是個喜歡講空話的指揮官。
他出身自陸軍戰術轟炸部隊,早年在歐羅巴戰區屢建戰功,性格強硬,擅長用鋼鐵與火藥征服那些納粹。
可這次,他不得不承認,他的航空隊在技術上勝券在握,戰術上卻落了下風。
“在35000英尺的高空,風速達到了200英里/時以上,云層干擾也太大,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投彈精確度。”托馬斯攤開一張地圖,解釋道,“而且東京的工業布局分散,單靠500磅和1000磅通用炸彈,很難實現系統性破壞。”
李梅捏著鼻梁骨,沉默良久。
他明白,和漢斯的德累斯頓那種密集工業城市不同,鬼子的軍工廠就像是藏在城市毛細血管里的小囊腫。
這樣分散的工業對于大規模生產自然無益,甚至可以說是落后,但這也意味著,他的b-29機隊炸一處只毀一間,成本巨大,見效極慢。
“有沒有更狠的東西?”他突然問,“我是說能一炸一大片,而且讓那些鬼子不好修理。”
托馬斯愣了愣:“您是說,換彈藥種類?”
李梅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