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南華化工時,公司財務主管都驚的鋼筆都掉在了地上。
現金付款,首付50%,見貨就發尾款。
如此豐厚的訂單只有一個要求,要快!
迫不及待要把鬼子本島燒成一片火海的李梅直接聯系了五角大樓,調了兩艘萬噸輪開往仰光港,一旦首批凝固汽油彈訂單完成,就立刻裝船運去塞班島。
得到這個消息的張弛自然意識到:
未來的勛一等旭日大綬章獲得者、重型轟炸機的癡迷者、戰略轟炸思想的信奉者與實踐者、東京大燒烤的發起者、“冷戰之鷹”、陸軍少將、土木工程專業學士,柯蒂斯·愛默生·李梅要發力了。
(二戰中,美國將領里,土木老哥是真不少)
張弛這邊,隨著萊特灣海戰落下帷幕,鬼子聯合艦隊再無一戰之力,他知道,對蘇門答臘島動手的時機到了。
然而,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不對,轟炸不是亂炸,目標不能瞎打!
和直接大水漫灌,嚷嚷著加大劑量的李梅不同,張弛對于蘇門答臘和婆羅洲油田的轟炸精細的多。
畢竟在他眼里,那都是他的油田,他的煉油廠。
盟軍戰區司令部需要安民軍轟炸那些油田設施,他得拿出戰果來。
但未來南洋的機械化種植,石油化工產品,甚至保證所有城市家庭都能有一輛經濟性小汽車,保證所有農村家庭都能有一輛拖拉機,需要的是數不盡的油料,真學李梅的無差別轟炸,不小心把油田毀了怎么辦?
“情報要細查,坐標分毫不差。”張弛的指示層層往下傳,最終落到了林來生身上。
多年后,在一次籌拍戰爭題材新電影《渡海偵察記》的訪談中,林來生將軍笑著回憶當時的情況。
此時,他已經掛著中將軍銜,成為了總統直屬的,負責監視軍隊內部、執行反間諜任務、對軍人和軍事機密進行監視與安保工作的南洋軍事內務總局局長。
他作為當事人,向劇組和編輯仔細描述了關于那場平平無奇的偵查行動的第一手史料。
然后編劇就將其藝術化的魔改成了一場刺激的包含槍戰、諜戰、動作、愛情等要素的電影劇本,并在上映后在憑借時髦的特效、俊美的男女演員、優秀的劇本在國內、國際上大獲好評,開創了五六十年代軍事動作片的熱潮。
只是在林來生看來,那天的實際情況,遠不像電影里呈現的那樣。
舊港城附近的穆西河寬闊而靜謐,木質快艇在河面劈出一道白浪,發動機轟鳴著,把水草和落葉卷到船后。
他們趁著夜色,從邦加大島出發,跨海而來,從入海口進入,沿著穆西河逆流而上。
卡倫坐在船頭,手里握著一張早年尼德蘭人繪制的油田分布圖,嘴里咬著柄沒點燃的煙斗,眼睛卻機警的盯著兩岸的河堤。
“你看那邊——”他抬起下巴,用煙斗柄點了點北岸一處隱約可見的低丘。
“那就是pju煉油廠的主罐區,尼德蘭皇家殼牌石油的工程師把它建在市區東南邊,離穆西河主干道不到十公里。”
林來生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隱約可見幾根高聳的輸油管與巨大的油罐穿插在樹林間,像是落在熱帶叢林中的巨獸骨骸。
這片穆西油田是蘇門答臘島上最早開發的油田,19世紀90年代起就由尼德蘭皇家殼牌開采,部分油井距離巨港市中心僅5-10公里。
當然,隨著20世紀初,約翰殼牌和尼德蘭殼牌合并,現在這片油田的股權實際上是約翰人占了大頭。
沒錯,在東南亞,哪里都有約翰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