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的話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王明哲精心編織的美夢泡泡,讓他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
另一邊,靠近圖書館的布告欄前,同樣圍得水泄不通。
這里的氣氛相對“學術”一些,但爭論的激烈程度絲毫不減。
一個戴著深度近視眼鏡、頭發亂糟糟的物理系學生,正指著布告欄上不知誰貼出來的一份手抄南洋大學/南華大學簡介。
那上邊的內容雖說多半來自陳老大宣講的二手信息,但依舊讓趙書恒激動地對身邊的同學說:
“看到了嗎?南華大學,他們的物理實驗室,有合眾國最新型號的回旋加速器,有大型威爾遜云室(圖),可以做真正的粒子物理研究,探索原子的核心奧秘。
這在國內,想都不敢想。我的導師吳教授還有系里的葉教授可都心動了!”
他旁邊一個同樣鉆研物理的同學,劉志遠推了推眼鏡,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
“書恒說得對。我一位遠房舅媽,就是前些年剛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的吳博士,她上個月剛寫信回來說,她就在南華大學物理系當講師。
信里說,那邊的實驗條件,除了規模,設備的新舊程度和先進性,完全不輸給他待過的加州大學核物理實驗室。
張弛將軍是真的舍得在科研上砸錢,舅媽說,只要你有想法,有本事,經費和設備都不是問題。
她還說,南華大學正在籌建一個大型的粒子加速器項目,需要大量人才,這才是我們該去的地方!留在這里,連個像樣的示波器都摸不到,怎么追趕世界前沿?”
這番話在理工科學生中引起了巨大震動。
探索原子的奧秘,追趕高能物理理論的世界前沿!
這對渴望在科學殿堂攀登的年輕人來說,是致命的誘惑。
不少人開始竊竊私語,打聽如何聯系陳老大留下的人,詢問南下的具體途徑。
而在布告欄的另一側,幾個文學院和歷史系的學生則被另一條信息吸引。
“快看這里。”一個面容清秀、氣質文雅的女生指著簡介中關于圖書館的部分,聲音帶著顫抖的興奮,“‘南洋大學圖書館獲南洋陳、李、黃、林等數十望族慷慨捐贈。
珍藏宋元善本、明清孤本、南洋華人先賢手稿逾萬冊。館藏規模冠絕南洋,尤以地方志、族譜、海外華人文獻為特色。’
天啊!宋元善本,明清孤本,還有下南洋的先賢遺留的手稿、畫冊。這都是無價之寶啊。”
一代一代下南洋的華人,自然為當地帶去了文明與文化。
她身邊一個研究古代文學的研究生,激動得臉都紅了:
“我導師馮先生私下說,陳先生承諾,只要南下,古籍庫對研究者完全開放,不限等級。
這在國內,想看一眼那些珍本,不知要費多少周章,托多少關系。為了學術,為了能真正觸摸到那些承載著千年文脈的典籍,我覺得我們值得去南洋搏一搏!”
夜幕降臨,男生宿舍的油燈下,幾個要好的同學壓低聲音爭論著。
“我決定了,跟陳老大走。去南洋大學學機械,張弛將軍那邊正大力發展工業,聽說待遇極好,學成就能進大廠當工程師。”
“可參軍報國呢?鬼子還沒打跑呢?”有人遲疑。
“報國?你看看山城那幫人。只講裙帶關系、貪腐橫行。抓壯丁當炮灰,給自家太子鋪路。
真要報國,學好本事,將來建設一個強大的工業國,不比當炮灰強?
南洋那邊雖未建國,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那也是華人國家,建設它不也是建設我中華?
再說了,你聽聽豫省百姓都在喊什么?水旱蝗湯!哪怕要打鬼子,跟著安民軍打勝仗不好嗎?”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