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冰冷堅固的金庫,車隊又駛向更偏遠的另一處山谷。
這里的戒備等級同樣更高,外圍甚至布置了雷區和反坦克壕,高聳的瞭望塔上架著重機槍。
這里就是未來準備成立的中央銀行的絕密印鈔廠。
一行人進入廠區核心生產車間,巨大的噪音和濃郁的油墨氣味撲面而來。
與金庫的冷寂截然不同,這里充滿了工業時代的喧囂活力。
但張弛的目光,直接鎖定在車間最中央那幾臺正在調試的、體型龐大、結構精密的鋼鐵巨獸身上。
那正是印刷難以偽造的鈔票必備的凹版印刷機組。
“將軍,請看。這就是我們印刷大額鈔票的核心設備。”負責印鈔技術的總工程師,一個叫孫康伯的從白鷹歸來的博士,激動地介紹著,聲音幾乎要蓋過機器的轟鳴。
張弛注意到他頭發有些凌亂,眼中有血絲,顯然熬了不少夜。
張弛走近,仔細端詳。
巨大的滾筒表面雕刻著極其精細復雜的圖案和線條,在燈光下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
油墨系統、干燥系統、套準系統...,每一個部件都顯得精密而復雜。
“將軍,您知道的。”孫康伯一邊引導張弛觀看,一邊忍不住贊嘆,“暹羅那邊鬼子留下的印鈔廠,設備太落后了。只能印那種粗制濫造的‘南方開發券’軍票(圖,可能被吃)。
防偽?基本全靠紙張手感,稍微有點手藝的作坊都能仿個七八成。
這真正的硬通貨,必須靠凹版印刷。線條精細,墨層厚實,有立體感,手摸上去凹凸分明,這才是防偽的王道!”
他指著機器上一個復雜的滾筒:
“看這雕刻深度和精度,簡直不可思議。我們之前嘗試修復過暹羅的設備,也研究過鬼子、白鷹、約翰的紙幣,但能達到我們眼前這種雕刻水準的設備,絕對是頂級中的頂級!
還有這油墨轉移的均勻性、套印的精準度...”孫康伯如數家珍,臉上滿是遇到頂級設備的技術狂熱
“將軍,您是從哪個渠道搞到這種寶貝的?這技術水準,感覺比我在白鷹參觀abnc(白鷹銀行票據公司)時看到的還要...還要超前一點?
尤其是這自動化程度和穩定性,太棒了!”
孫康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歸功于張弛的神通廣大。
張弛頗有深意的看了孫康伯一眼,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微笑,沒有回答。
他記住眼前這個人,一個能深入參觀白鷹銀行票據公司的華人,這小子家世背景肯定不簡單。
至于孫康伯的疑問,他當然知道這套設備的來歷。
這是他用極其寶貴的“工業兌換券”,從系統那里咬牙兌換的60年代中后期水平的凹版印刷機。
在這個時代,這套帶著未來氣息的設備,其精密程度和穩定性自然讓孫康伯驚為天人。
至于白鷹特使哈羅德提出的“由白鷹公司代印鈔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