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的喧囂塵埃落定。
羅大統領,這位輪椅上的巨人,以53%的普選票,擊敗對手競選對手杜威,歷史性地第四次蟬聯白鷹總統寶座。
他‘忠誠’的競選搭檔楚門,也隨之成為副總統。
這場選舉的結果,給很多人吃下了一副定心丸。
幾乎與羅大統領連任的消息同步,一股強勁的政治旋風從東南亞席卷而來。
盤踞南洋的安民軍統帥張弛,在完成了一輪從密支那起始,南下巡視勃固核心地帶曼德勒、仰光,震懾土人豪強,安撫暹羅王室與權貴,最后在曼谷高調接過“暹羅陸海空三軍大元帥”黃金權杖的旅程后,正式放出了風聲。
南洋即將獨立建國。
這并非空穴來風。
張弛這次高調的視察,既是宣示武力、穩定后方的鐵腕之舉,也是為建國鋪路的一種暗示。
勃固境內,尤其是曼德勒、仰光這些核心城市的本土勢力,在安民軍的鋼槍威懾和張弛的利益許諾下,暫時偃旗息鼓。
而許諾給暹羅的“東方土地補償”也讓暹羅暫時順從。
而南洋華人基本盤,更是早已翹首以盼,摩拳擦掌,只待張弛“登基”,好博取一份“從龍之功”,在新朝占據一席之地。
現在萬事俱備,剩下需要糾結的無非就是旗幟、政體、新憲法等各種細節了。
消息傳到民國,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洶涌的池塘,激起了截然不同的漣漪。
對于桂系的李、白,滇系的龍、盧這些地方實力派而言,張弛的獨立建國,意味著一件大事。
這位手握重兵、戰功赫赫的“南洋王”,徹底退出了民國本土的權力棋局。他不再是潛在的競爭者或攪局者,反而成了一個穩定、強大且與他們頗有“私交”的域外強援。
這無疑給了他們一條至關重要的退路。心思活絡者,已經開始悄然轉移部分資產至南洋控制的密支那、仰光、曼谷、星洲等地,更有甚者,開始安排子侄輩南下“開枝散葉”,在安民軍體系內謀職或經商,進行著狡兔三窟式的布局。
這樣萬一將來他們在逐鹿中原中敗北,至少還能跑到南洋,靠著與張弛的“香火情”,做個富甲一方的寓公。
而在山城軍統局那間煙霧繚繞、戒備森嚴的秘密會議室里,氣氛則凝重得多。
局長戴春風、副局長鄭庭炳、總務處長沈叔逸,這軍統的三巨頭正圍坐在一起,桌上攤著幾份關于南洋建國動向的絕密情報。
“最新消息...”沈叔逸率先開口,語氣帶著一絲不解和戲謔,“聽說那位南洋王準備效仿白鷹,搞什么聯邦制,國號暫定為‘南洋合眾國’。
嘿,要我說,何必這么遮遮掩掩?直接叫‘南華共和國’多敞亮,名正言順。”
戴春風沒有立刻接話,他的目光落在墻上的巨幅世界地圖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
這位白黨情巨頭,思維縝密得可怕,自然不會凡事只看表象。
“叔逸,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戴春風緩緩開口,聲音低沉,“你算算張弛手里的人口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