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計劃通’的喜悅感的張弛心中冷笑。
聯邦制?不過是一塊暫時遮羞的布罷了。
他張弛的目標,從來就是一個以華人為主體、高度中央集權的共和國。
至于帝制?那玩意兒早該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戰后也就未來中非那個跳梁小丑博卡薩還抱著皇帝夢不放。
在他規劃的藍圖中,南洋這片土地,華人必須是絕對的核心和主導力量。
其他各族?可以存在,可以保留部分文化習俗,但必須緊密團結在華人周圍,接受華語教育,認同華人主導的國家認同。
誰敢跳出來搞分裂?南洋國防軍的鐵拳會讓他們明白什么叫“重拳出擊”。
至于現在的“聯邦制”
“馬歇爾將軍能親自蒞臨,那真是我們南洋莫大的榮幸。”張弛臉上露出“受寵若驚”的誠摯笑容,舉起酒杯,“這充分體現了白鷹對南洋獨立事業的支持與友誼。”
“請務必代我向馬歇爾將軍轉達最誠摯的邀請和最崇高的敬意。”
嘴上說著漂亮話,他心中卻在盤算著。
吉大港及周圍算一個特別邦,星洲算一個特別邦,把暹羅拆成五個,馬來半島拆成五個,緬甸本部拆成四個,再加上答應給鑾披汶的高棉、撩國的土地湊一個邦,加起來正好17個‘平等’的邦。
表面上,他收走了司法、國防、外交、貨幣發行、關稅、治安等核心權力,只留給各邦經濟政策(有限)、地方教育(大綱由教育司定)、基層人事等“甜頭”。
這一手“分而治之”他玩得極其陰險。
暹羅人、馬來人這些原本可能形成較大勢力的族群,被他用行政邊界硬生生切割開。
各邦“平等”,誰也不服誰,誰都想從張弛這里多撈點好處。
想聯合起來對抗張弛?光是推選個領頭羊,他們內部就能吵翻天,更別提協調行動了。
這就像把一群老虎關進各自的小籠子,再給它們扔幾塊肉,讓它們互相提防、爭搶,自然根本無力也無意去撞擊這座堅固的鐵籠本身。
此刻的張弛,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光芒。
這一切只是權宜之計。
等到45年,該死的腳盆雞徹底完蛋,全球海運恢復暢通,那時候才是他張弛真正發力的時候。
大規模、有組織的華人移民潮將從大陸沿海,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涌入南洋。
粵省的、閩省的、浙省的......用政策引導,用土地吸引,用安全保證(到時候的戰亂懂得都懂)。
他要在最短時間內,讓南洋主要島嶼和戰略要地的華人比例,從現在的相對劣勢,提升到絕對優勢。
五年,最多十年,等到華人的人口基盤足夠龐大,遍布各邦基層,牢牢掌握住經濟命脈,再加上手中這支忠誠且日益強大的南洋國防軍
收回那些“下放”給各邦的權力,還不是水到渠成、輕而易舉?
到時候,所謂的“聯邦制”外衣,輕輕一撕就破,露出里面堅實無比的中央集權共和國的內核。
至于現在,就讓白鷹佬們陶醉在他們“塑造民主聯邦”的幻覺里吧。
“張?你在想什么?如此出神?”史蒂文森的聲音將張弛從深遠的謀劃中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