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的案件早上的警察早有定論,監控錄像中很清楚,他是自己走到池邊跳下去的,從法律上來說和旁人無關。
大學生與學校是平等的主體,畢竟大學生是成年人,不像是中小學生,所以學校不對大學生有監護等責任。另外自殺是單方行為,如果學校沒有直接參與,刑事方面是無責任。
問題就在法律之外的道德人情上。
畢竟是在學校里出的問題,人道主義上應該酌情給予一些補償。但補償不是賠償,并不代表學校有過錯。
鬧事的人盯著的就是這筆賠償金,按鬧分配嘛,不把事情鬧大一些,學校不重視,哪可能會多給一些。
他們還抓著學校想找些消除與壓力的心理,獅子大開口要出了一個恐怖的金額,所以學校方面才遲遲沒有給出答復,也就激化了矛盾,導致鬧事的人和行政樓的老師發生沖突,
警官聽到鬧事人開出的價格,也是目瞪口呆,在他多年從警生涯中,從來沒聽說過那么夸張的數字。
偏偏魏浩的一個遠方姨媽還鑿鑿地解釋:“浩浩怎么著也是高材生,以后留在滬城,一年幾十萬那都是少的!他還能工作三四十年,這個數字還是我們要少了呢?”
警官聽完這位遠房姨媽的說辭,肝兒都在顫,是你太天真,還是少了社會鐵拳的捶打,學校確實是好學校,可不代表每個人出去都能拿到高薪酬,滬城去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工資也才幾千。
你以為是活在知乎的世界里,動不動月薪幾十萬,出門跑車美女,家里別墅保姆啊?
這口開得就離譜!
“他爹媽還等著他養老送終,你說這他一沒,這老兩口以后可怎么辦?”遠方姨媽見警官并不支持,趕緊打起了感情牌。
負責協調的警官腦袋疼,魏浩的父母還在趕來滬城的路上,這幫孫子就開始喊高價,要是父母一到,在校門口哭一哭,估計敢把數字再翻個倍。
學校派出的代表給出的底線已經很明確,人道上的補償可以,但絕不可能答應離譜的數字。
警官都不用感覺,都知道這事情還得漫長地扯皮。
……
“韓…韓老師,你說學校…最后會怎么處理呢?”李婉不復之前的勇敢,變得有些畏畏縮縮。
她就是個勤工儉學的學生,能夠強撐地扛住剛才的場面實屬不易,那已經消耗掉她所有的勇氣。
面對氣勢洶洶魏浩的老鄉們,她很怕學校為了息事寧人,把她拋出去充當犧牲品。
韓佳瑩注意到李婉情緒低落,按著她的肩膀安慰道:“這件事本就和你無關,你什么都沒有做錯。”
“既然學校已經出面來處理,你要相信學校不會冤枉任何一個好學生的。”
韓佳瑩的安慰并不是毫無根據,滬城大學好歹是國內頂尖的高校之一,有時反應是慢了點,但不代表它沒有骨氣。
之前曾經非常熱門的學生扶起老人訛詐的話題,很多學生再也不敢天真地去慘扶老人,深怕好事不被承認,自己還得被老人家屬訛詐。
滬大在這方面從來很強硬:你是滬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滬**學院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滬大替你賠償。
要知道滬**學院是國內法律教材的編委會成員,對方打官司律師學的都可能是法學院編纂的教材,法學院幾個資深教授往哪一座,對面的律師估計都不敢說話,那官司還打個屁啊。
更別說很多法院法院的學子擔任著檢察官、法官等職務,就是這么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