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貧僧明白了。”觀世音菩薩點了點頭,心中已有了計較。
如來佛祖說完,微微蹙眉,抬手一捏,面上浮現出一抹異樣的神色,“這個林楠……”
觀世音菩薩見狀,連忙問道:“佛祖,可是有何不妥?”
如來佛祖似乎輕嘆了一聲,道:“那預定的取經人坐騎小白龍,已被林楠截走了。”
“什么?”觀世音菩薩聞言大驚。
此時,林楠還未抵達靈霄寶殿,玉帝卻已親自下殿迎接。
這皆因林楠面見太上老君,并親得‘道子’之稱的消息,在天庭廣為流傳。
即便林楠的仙官等級尚低,玉帝也不敢輕視,而是以隆重的禮儀相待。
“愛卿不必多禮。”玉帝面帶微笑,語氣中帶著幾分親切。
林楠見玉帝態度友好,便直截了當地說道:“貧道本意東游,途中偶遇敖閨之子被懸吊而起,念及與四海龍王之情誼,便將他救下。如今,他愿入我門下,做個腳力。”
說著,林楠拱手道:“因此,貧道上天庭來,特向陛下求情,饒他一條性命,將他賜予貧道。”
玉帝聞言,沉吟片刻,目光在小白龍身上掠過。他心中暗自思量,這小白龍本應是取經人的坐騎,此事已與佛門溝通妥當。
若非如此,他怎會因一點小事,就判西海龍王的嫡太子死刑?
歸根結底,龍族不過是這場大局中的一枚棋子罷了。
讓玉帝感到意外的是,此刻竟是林楠帶著小白龍前來,而非觀世音菩薩。
這讓他不禁沉吟片刻,心中暗自權衡。
良久,玉帝終于下定決心,面帶微笑說道:“既是愛卿要將他收入門中,也是他之幸事。既然如此,朕便成人之美,將這小白龍賜予你。”
說著,玉帝喚來神將,頒布法旨,赦免小白龍之罪。
小白龍在一旁聞言,立即向玉帝謝恩。
而玉帝在面對小白龍時,卻恢復了作為玉皇大帝的威嚴,沒有了面對林楠時的和善。
“既入林楠愛卿門下,日后當好生侍奉,不可生事。此番也是你之幸事,亦是西海之幸。”玉帝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小龍知曉!”小白龍恭敬地答道,隨后站到林楠身后,亦步亦趨,畢恭畢敬。
“多謝玉帝成全。”林楠也向玉帝致謝。兩人寒暄了幾句后,林楠便告辭離去。
“這便是道子的風采啊!”望著林楠離去的背影,玉帝久久才收回目光。
片刻后,玉帝忽然感慨道:“這林楠,竟敢如此與佛門針鋒相對,不愧是道子!佛門有佛子取經,道門有道子東游,哈哈,妙哉!”
玉帝哈哈大笑,對眼下的局勢顯得頗為滿意。就像是鷸蚌相爭,他則在一旁觀戰,樂得其所。
即便這二者斗得再激烈,玉帝也毫不在意。相反,他更像是看熱鬧的觀眾,越看越起勁,心中充滿了樂趣。
因此,玉帝沒有絲毫猶豫,便應了林楠的請求,干脆利落地將小白龍賜予了他。
玉帝返回靈霄寶殿沒多久,便得到了消息:南海菩薩觀世音前來覲見。
玉帝再次出殿迎接,詢問道:“不知菩薩來天庭所為何事?”
“陛下。”觀世音菩薩輕聲喚道,“那西海受罰的玉龍,是否已被陛下赦免?”
“不錯。”玉帝點了點頭,回答道,“林楠愛卿攜玉龍而來,為其求情,并已將他收為坐騎。朕便特赦了他,讓他跟隨林楠而去。如今,他們應當剛出天庭不久。”
觀世音菩薩聞言,不禁嘆了一聲:“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嘆息過后,觀世音菩薩向玉帝詢問道:“既然如此,陛下可知,那龍族中還有何龍可作為取經人的坐騎?”
這便是觀世音菩薩此行的目的。既然小白龍已被林楠截走,佛門自然要為取經人另尋一匹坐騎,也就是再找另外一條龍來頂替小白龍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