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要看看,那觀世音菩薩是不是真的那么恐怖,竟然養了專吃童男童女的妖魔!”
“哼,我以后再也不會踏進寺廟半步了!”
“還是大國師好!”
百姓們人聲鼎沸,議論紛紛。寺廟內,一些由靈山羅漢或尊者化身的和尚主持,只能口中念念有詞,卻無法對百姓采取任何行動。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那樣做,事情的性質就變了。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寺廟外發生的這一幕。
“來了來了!”突然,人群中傳來一陣騷動。
百姓們紛紛向前看去,只見一道身影從天而降。他身著道袍,頭戴道冠,但相貌卻極為奇特,毛臉雷公嘴,宛如猴面。
“這……長相真是奇特啊!”一些第一次見到六耳獼猴的百姓忍不住低聲驚嘆。
“不愧是大國師的弟子,果然與眾不同。”人們將六耳獼猴的相貌視為奇異,視為異于常人,視為理所當然。
“安靜。”六耳獼猴望著眼前熙熙攘攘的百姓,沉聲說道。
“貧道乃是大國師林楠座下大弟子,姓袁,道號仁心。”他緩緩開口,“今日,貧道來此,是為大家放映一幕在長安城中發生的事情。此事,可稱之為《涇河龍王受陷計》。”
隨著六耳獼猴的話語落下,百姓人群中傳來一陣騷動。
“怎么是《涇河龍王受陷計》?不是《大國師劍斬金魚精》了嗎?”
“是啊,這《涇河龍王受陷計》是什么?里面有大國師嗎?”
六耳獼猴并未理會人們的議論,而是大手一揮,開始了放映。
這一次的故事,從林楠踏入長安城,小白龍敖玉前往涇河省親開始。故事以林楠的視角緩緩展開,涇河龍王的遭遇、他向林楠求助的情景,以及那囂張跋扈的“卦師袁守城”都一一呈現在大幕之上。
百姓們很快便沉浸在了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一個個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故事不斷推進,當林楠和卦師在長安城街頭對峙,林楠一口叫出了卦師的真正身份時,一道驚雷般的聲音在現場炸響:“呵,堂堂佛門菩薩,為何如此裝神弄鬼,算計旁人?”
大幕之前,百姓們震驚不已:“這……”
他們目睹著大幕中的卦師突然變身,恢復了觀世音菩薩的真身。
“陷害涇河龍王的,竟然是南海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百姓們驚呼連連。
第一出戲是《大國師劍斬金魚精》,而第二出則是《涇河龍王受陷計》。雖然一開始人們有些抱怨,但很快便被劇情深深吸引。相比起前者,后者的劇情更加曲折多變,充滿了戲劇性。雖然沒有前者那種殺伐果斷的氣息,但勝在劇情精彩紛呈。
更何況,這一次出場的人物要多得多,也更加精彩。其中有長安城隍、涇河龍王、西海三太子等,讓百姓們大開眼界。
“原來,陷害涇河龍王的又是觀世音菩薩!”
“她根本不是什么大慈大悲,都是裝出來的!”
“只有大國師,才是真正的一身正氣,如此為涇河龍王出頭!”
“大國師地位顯赫,絲毫不懼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