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代勞。”林楠的目光望向通天河的方向,“那唐三藏師徒,已經到了通天河,卻被浩浩蕩蕩的河水所阻。他們尋來了觀世音菩薩相助。這還是觀世音菩薩自從那金魚精被斬之后,首次踏足車遲國。”
“如今,按照車遲國的律法,觀世音菩薩昔日養妖魔、縱容其吞吃車遲國陳家村的童男童女,實乃有罪之舉。”林楠繼續說道,“如今她再次來到車遲國,是時候問罪一番了。”
盡管在場皆是道士,屬于道門中人,但當林楠的話語落下時,仍讓眾人齊齊震驚不已。因為林楠所言,竟是要向觀世音菩薩問罪!
觀世音菩薩是何許人也?在場的道門中人無不知曉。她乃佛門四大菩薩之一,地位僅在諸佛之下。然而即便如此,在林楠口中,仍要對其問罪。
眾人既感到駭然,又覺得釋然。這些時日在車遲國,他們對觀世音菩薩與車遲國之間的恩怨已有所了解。畢竟那“投影戲”仍在不斷播放,六耳獼猴的分身每日奔波勞碌,就是為了讓整個車遲國的人都觀看幾遍。
因此,在場的道者們或多或少都看過那投影戲,對觀世音菩薩的所作所為已有所了解。即便如此,他們仍難以想象林楠竟會如此輕易地提出向觀世音菩薩問罪。
這一番姿態,當真是言出必行、行知合一。
“若有想要見證者,可一同前去!”林楠話音落下,招來了小白龍敖玉。
小白龍敖玉二話不說,搖身一變,發出一道龍吟之聲,然后落在林楠身前,低垂下白龍之軀。
林楠乘風而起,落在小白龍身上。下一刻,小白龍沖天而起,林楠乘龍朝著通天河而去。
在其身后,那些原本聽道的道人這時也都不甘落后,紛紛跟了上來,想要見證這一幕。
他們各展神通。有的如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般駕云而起;有的如張果老般掏出紙驢化作白驢,腳下生云倒坐其上,口中一呼白驢便奔騰而去;還有的如鐵拐李般將手中鐵拐拋起化作巨物乘之而行。
爐道人起身笑著相邀孫思邈同行。爐道人擅長煉丹控火之術,而孫思邈乃人間藥王、道門道醫,因此二人有些共同語言與交情。他們一步踏出身影便消失不見,顯然是施展了道門中極為高深的“咫尺天涯”之術,也就是縮地成寸的大成神通。
虎妖張烈也起身乘風而起。他周身生風,速度之快竟與尋常妖怪駕馭妖風截然不同。
在那云霧繚繞、仙氣縹緲之地,樓觀道的祖師尹喜正靜心聆聽大道之音。忽然,他周身紫青二色劍芒如靈蛇般一閃而逝,剎那間,尹喜只覺一股磅礴之力托起自身,身形如箭般拔地而起,緊隨著林楠那飄逸的身影,朝著通天河的方向疾馳而去。
眨眼間,眾多聽道之人紛紛施展各自神通,如璀璨流星般追隨林楠而去。原地,僅剩寥寥幾位道士,他們方才如夢初醒,臉上滿是驚愕與恍然。
“天啊,原來剛剛在我身旁一同聽道的,竟有如此神通廣大之人!”一位道士喃喃自語,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眾多聽道的道士,修為大多尚淺。此刻,他們驚覺周圍一同聽道的,那些原本看似平凡無奇之人,竟個個深藏不露。那手持拐杖、一瘸一拐的老者,那總是笑嘻嘻、和藹可親的老道士,那如威武將軍般的大漢道士,還有那背著藥簍子的道士……這些人,皆如蟄伏的猛虎、潛藏的蛟龍,皆擁有著令人驚嘆的神通。
他們望著那一道道遠去的流光,心中滿是驚嘆與敬畏,久久無法平靜。
而在流沙河旁,一道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唐三藏師徒四人愕然愣住,也讓觀世音菩薩準備繼續的話語戛然而止。
只見一位頭發凌亂、面容憔悴的婦人,狀若瘋狂地奔跑而來,朝著觀世音菩薩張牙舞爪,口中發出凄厲的哭喊:“你這天殺的菩薩,還我孩兒命來!”
孫悟空見狀,立刻施展火眼金睛查看,發現這并非妖魔所化,而是一個普通的農婦。
在農婦身后,一群百姓追了上來,紛紛喊道:“水生娘,不要發瘋了,那是觀世音菩薩啊!”
“是啊,水生他娘,趕緊回來!”
“菩薩養的妖魔吃童男童女,這菩薩說不定還會殺人,快回來!”
“可憐的水生他娘,自從當年孩子被那金魚精吃了之后,就時不時地瘋瘋癲癲,家也散了。”百姓們的話語中滿是同情與無奈。
遠處的百姓們,看到腳踩蓮臺、身放圣潔佛光的觀世音菩薩,皆不敢上前,遠遠地望著。
然而,那“水生娘”卻不管不顧,跑到觀世音菩薩跟前,想要抓住她,卻因身高差距根本夠不著。
百姓們的話語傳入唐三藏師徒耳中,他們不由自主地抬頭,望向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站在蓮臺上,身旁跟著弟子木吒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