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通天教主的感慨,林楠神色鄭重地回應道:“正因為如此,祖師所創立的截教之中,才難免良莠不齊。或許在創立之初,大家都是懷著一顆赤誠之心,一心向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心易變,難免會出現一些為非作歹、品行不端之輩。”
林楠此言,實則意有所指。上古時期的截教,雖號稱萬仙來朝,聲勢浩大,但其中也確實存在著不少雜質。有些截教門人,無辜枉死,令人惋惜;但也有些,卻是罪有應得,死不足惜。
林楠說出這番話,并非是要故意打擊通天教主,因此,他緊接著又補充道:“闡教同樣存在諸多弊端,那……”隨后,林楠便侃侃而談,分析起闡教的種種不足。
在當今的天地之間,莫說截教,即便是闡教,也早已成為了歷史。時間的洪流,無情地沖刷著一切,證明了這兩教的理念與模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
當然,曾經的三教——截教、闡教、人教,如今都已融入了道教,成為了道教深厚底蘊的一部分。而曾經的西方教,更是搖身一變,化作了佛教,成為了佛門的中流砥柱。
林楠以一個后來者的獨特視角,自然能夠清晰地洞察到當初幾個教派所存在的種種弊端。因此,他能夠點評得入木三分,切中要害。
這一會兒,他直言截教存在諸多問題;下一刻,又指出闡教難以長久存續;再接著,又談及西方教若不是化為佛門,也難以在歷史的長河中長久延續。
這一番點評下來,通天教主對林楠不禁刮目相看。他發現,這個年輕人不僅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更有著獨到的見解,對道門的發展有著清晰而深刻的認識。
待林楠說完,通天教主微微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贊賞之色,說道:“不愧是人間道主,你這份認知,倒是清晰透徹,毫無偏差。”
通天教主頓了頓,又問道:“那你認為,在你手中,道門是否能夠抵御佛門的興盛之勢呢?”
“自然可以。”林楠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只要佛門那邊,不至于讓佛祖、菩薩一同下場,對車遲國進行毀滅性的打擊,那么佛門興盛的勢頭,必然會在短則數十年,長則百年的時間內戛然而止。”
“哦?”通天教主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之色,問道:“你為何如此自信?難道僅僅是因為現在車遲國正在進行的所謂‘現代化’變革嗎?”
通天教主雖身在三十三天外,但他的心念一動,便能知曉三界之事。因此,他對車遲國的現狀了如指掌,深知車遲國上下,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試圖通過“現代化”的方式,實現國家的繁榮與發展。
“不錯。”林楠點了點頭,神色從容地說道,“車遲國一旦成長起來,必將以一種難以抵擋的強大勢頭,占據人道的主流地位,成為人族氣運的核心所在。到那時,道門自然會隨之興盛,而佛門崛起的勢頭,也必將受到抑制。”
林楠緩緩道來,通天教主卻追問道:“你如何確定,車遲國崛起之后,必然會成為人道的中心,承載人族的氣運呢?”
林楠語氣堅定,毫無遲疑地說道:“這是自然。車遲國,才是真正能夠代表人族未來的希望。”
林楠的聲音漸漸放緩,語氣中充滿了感慨:“放眼四大部洲,又有哪個人族國家,能夠像車遲國這般,讓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呢?”
“如此一來,除了車遲國,又有哪個國家能夠成為人族的中心呢?便是那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唐東土,也不配。”
林楠的這番話,讓通天教主都不禁微微一愣。他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竟有如此豪情壯志,對車遲國的前景如此充滿信心。
但下一刻,通天教主卻笑了起來,笑聲中充滿了對林楠的欣賞:“好個林楠,能有這般心氣,不愧是師兄所認可的當代道子。”
通天教主此時對林楠越發欣賞,他感慨地說道:“道門中人,就該有這番氣度與胸懷,而不是像師兄門下那些弟子一般,一個個淡然無為,對道門之外的事情漠不關心,任由佛門不斷壯大。”
“你既有如此雄心壯志,吾便認可你為人間道主,你且放心大膽地去做吧!”通天教主如此說道,言語中充滿了對林楠的信任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