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
隨著呂洞賓的話語傳開,百姓們這才知曉,所謂的農作神物,并非來自李唐皇室,也并非唐皇得天所授,而是從車遲求來,卻欺世盜名地傳播開來。
這種說法一經傳播,自然激起百姓們的滿腔怨氣。
“明明是來自車遲的神物,卻增了這么多的賦稅!”
“聽說,車遲的賦稅,百中才加一!”
“什么百中加一,聽說車遲根本就不收農稅!”
“什么?不受農稅?那車遲國家如何維持運轉?”
“這你就不懂了!車遲不僅不收農稅,還主動分發土地,鼓勵百姓種植,甚至高價回購糧食!”
“這是為何?”
“這乃是因為車遲的‘大同理念’。”
“大同理念?快和我們說說!”
在這種情況下,大同社悄然行動,借著車遲的名頭,進一步宣傳大同社的理念。
車遲距離大唐,直線距離都有幾萬里,凡人一生都難以到達,那些傳播者又是如何得知這些情況的呢?
實際上,這些關于車遲的信息,皆是方翰傳播的。
方翰這位穿越者,將現代的景象與理念,都披上了車遲的外衣,借此傳播自己大同社人人平等的理念。
這一舉動雖是誤打誤撞,卻也恰好宣揚了車遲的名聲。而且,如今的車遲,的確達到了這般境地。
陳茂生站在自家后院,獨自一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想到了呂洞賓那一番作為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毫無疑問,這些反應對大唐、對李世民而言,絕非好事。
但反過來,對他們大同社來說,卻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正好能讓他們趁著這段時間發展壯大。
而且,在這段時間里,李唐皇室自顧不暇,根本無暇顧及他們。
正當陳茂生如此思索之時,忽然有伙計前來匯報。
“少爺,外面有個道人要見您。”
“他自稱是少爺師門長輩。”
“師門長輩?”陳茂生滿心疑惑,隨即讓伙計將那道人迎入。
很快,陳茂生便見到了那位道人。
“袁師叔?”陳茂生一眼便認出了對方,正是如今大唐的欽天監袁天罡。
同時,袁天罡也是自己師父李淳風的摯友,他們二人合作推演出了《推背圖》,名垂千古。
李淳風昔日曾帶著陳茂生去見袁天罡,并叮囑他若有事情,可向袁天罡求助。
“袁師叔因何而來?”陳茂生意識到,在這個時間點,袁天罡來找自己,必定是有要事。
果不其然,袁天罡將事情的原委一一道來。
“找師父?找不到師父就來找我?”
“找我有什么用?我倒是認識那呂洞賓,可人家根本不認識我啊!”
陳茂生撓撓頭,當即拒絕道:“至于面見唐皇,還是算了,我也無能為力。”
陳茂生心中稍有些心虛,他如今所做之事,可是意圖顛覆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