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五并不知道,他的這種感受并非個例。身旁的戰友們,同樣被電影深深吸引。
當看到電影中那位“王家哥哥”時,他們幾乎都情不自禁地將自己代入其中。
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在戰火紛飛中,心懷牽掛的少年。
在這群大唐戰俘里,又有誰的心中沒有一位“農家少女”呢?
在電影的情節里,有一位沒有名字的“農家少女”。
可正是這看似不起眼的設定,卻精準地戳中了眾多大唐戰俘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這些大唐戰俘,哪一個家中沒有同村或者隔壁村那質樸純真的農家少女呢?她們或許在田間勞作,或許在溪邊浣衣,那熟悉的身影、溫暖的笑容,早已深深烙印在戰俘們的心中。
而電影中的這個“農家少女”,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戰俘們內心深處關于家鄉、關于親人的記憶之門。
于是,這部電影讓眾多大唐戰俘的代入感瞬間拉滿,仿佛他們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正經歷著與農家少女相關的種種情節。
那一夜,大唐戰俘們各自回到簡陋的班房。黑暗中,不知有多少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們的腦海中,或許浮現出農家少女那嬌俏的面容,或許回憶起與少女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內心懷春,思緒萬千,久久無法平靜。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戰俘們的心態開始悄然轉變。
時光匆匆,一天又一天過去了。虎踞嶺一戰,大唐軍隊遭遇慘敗,無數唐軍淪為戰俘。
那數量之多,簡直難以計數。消息傳開,整個大唐為之嘩然!
畢竟,這可是十萬將士啊!這十萬將士,每一個都是家庭的頂梁柱,是父母的兒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親。
他們的命運,牽動著無數家庭的心。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大唐掀起了軒然大波,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動蕩之中。
就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大同會公然行動起來。他們印刷了大量的“戰報”,四處散發。
在這些戰報中,大同會精心羅列了一份“戰俘名單”,上面詳細記錄著戰俘的數量等相關信息。
不僅如此,那一摞厚厚的戰俘名單,還被專人送入了長安城,呈遞到了皇宮之中。
這一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天下。人們這才知道,在那十萬大軍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并沒有戰死,而是被俘虜了,他們正在等待大唐去“贖人”。
一時間,巨大的壓力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了大唐的肩頭。
長安城,巍峨的皇宮之中,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唐皇李世民手持那厚厚的“戰俘名冊”,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底下,一眾文武大臣們個個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顯然,對于大同會的這一波操作,滿堂文武都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他們哪里見過這樣的陣仗,更不知道這背后隱藏著的是一種名為“輿論戰”的策略。
“諸位愛卿,對于此事,你們有何看法?”唐皇李世民打破了沉默,聲音低沉而有力。
“大同會傳來消息,要求我大唐出資,將這些戰俘贖回。而且,我們還要承擔這些戰俘在大同軍中的一應開銷。”唐皇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簡單說明后,再次詢問滿堂文武大臣的意見。
“眾位愛卿,你們覺得該如何是好?”李世民目光掃視著眾人,期待著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答復。
李世民都親自發問了,雖然還沒有點名,但文武大臣們也不敢再沉默,紛紛各抒己見。
一位武將大步走出隊列,抱拳行禮后,大聲說道:“陛下,這些戰俘,必須贖回!否則,天下民怨難平,軍中必然動蕩不安。到時候,后果不堪設想啊!”